当前位置:豆豆小说阅读网>>继续神域外传> 南朝皇帝篇(6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南朝皇帝篇(66)(2 / 2)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由于陈后主精通音乐,且造诣颇高,这使得他可以与宫廷乐人很好合作,因此,流行于宫廷的“新辞协乐”之曲便应运而生。从史料上看,后主游宴时喜欢与嫔妃狎客等宫人共同赋写新诗,然后选用辞风“华美艳丽”的诗作配以新声,像这样曲调的作品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而这一时期的新声制作也形成了其特有的宫廷风格,尤其是后主对于七言句式的运用,使得当时新声音乐在曲式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变化。不过,如今在陈后主被保留下来能被世人所知的乐府新声作品里,只有一首“《玉树后庭花》”。

历史评价

史书评价

《陈书》:“后主昔在储宫,早标令德,及南面继业,实允天人之望矣。至于礼乐刑政,咸遵故典,加以深弘六艺,广辟四门,是以待诏之徒,争趋金马,稽古之秀,云集石渠。且梯山航海,朝贡者往往岁至矣。自魏正始、晋中朝以来,贵臣虽有识治者,皆以文学相处,罕关庶务,朝章大典,方参议焉。文案簿领,咸委小吏,浸以成俗,迄至于陈。后主因循,未遑改革,故施文庆、沈客卿之徒,专掌军国要务,奸黠左道,以裒刻为功,自取身荣,不存国计。是以朝经堕废,祸生邻国。斯亦运钟百六,鼎玉迁变,非唯人事不昌,盖天意然也。”

《南史》:“后主因削弱之余,锺灭亡之运,刑政不树,加以荒淫。夫以三代之隆,历世数十,及其亡也,皆败于妇人。况以区区之陈,外邻明德,覆车之迹,尚且追踪叔季,其获支数年,亦为幸也。虽忠义感慨,致恸井隅,何救麦秀之深悲,适足取笑乎千祀。嗟乎!”

历代评价

杨坚:“此败岂不由酒?将作诗功夫,何如思安时事?当贺若弼度京口,彼人密启告急,叔宝为饮酒,遂不省之。高蠙至日,犹见启在床下,未开封。此亦是可笑,盖天亡也。昔苻氏所征得国,皆荣贵其主。苟欲求名,不知违天命,与之官,乃违天也。”

魏徵:“后主生深宫之中,长妇人之手,既属邦国殄瘁,不知稼穑艰难。初惧阽危,屡有哀矜之诏,后稍安集,复扇淫侈之风。宾礼诸公,唯寄情于文酒,昵近群小,皆委之以衡轴。谋谟所及,遂无骨鲠之臣,权要所在,莫匪侵渔之吏。政刑日紊,尸素盈朝,躭荒为长夜之饮,嬖宠同艳妻之孽。危亡弗恤,上下相蒙,众叛亲离,临机不寤,自投于井,冀以苟生,视其以此求全,抑亦民斯下矣。遐观列辟,纂武嗣兴,其始也皆欲齐明日月,合德天地,高视五帝,俯协三王,然而靡不有初,克终盖寡,其故何哉?并以中庸之才,怀可移之性,口存于仁义,心怵于嗜欲。仁义利物而道远,嗜欲遂性而便身。便身不可久违,道远难以固志。佞谄之伦,承颜候色,因其所好,以悦导之,若下坂以走丸,譬顺流而决壅。非夫感灵辰象,降生明德,孰能遗其所乐,而以百姓为心哉?此所以成、康、文、景千载而罕遇,癸、辛、幽、厉靡代而不有,毒被宗社,身婴戮辱,为天下笑,可不痛乎!古人有言,亡国之主,多有才艺,考之梁、陈及隋,信非虚论。然则不崇教义之本,偏尚淫丽之文,徒长浇伪之风,无救乱亡之祸矣。”

唐代某“公子”(可能是唐太宗)问:“长城公所以亡,既闻之矣,此则人事不足,非天道焉?”虞世南说:“江左之地,国小兵弱,自吴、晋以来,历年数百,止以人和地险,用以自固。陈末时,隋文新有天下,励精而理,习兵讲武,常有吞并之心。校其强弱,信不侔矣。若使明主贤臣,修德抚众,加礼于邻敌,仅可保全四境。况至德之末,任用群小,军旅废绝,江淮难固而不足守,欲求不灭,其可得乎?然亦期运使之然也。”

朱敬则:“长城公器识古人,承平嗣主。观其求忠谠之士,禁左道之人。淫祀妖书,镂薄假物;即古明哲,何以加焉?但强寇临边,南国斯蹙。礼义不举,苛刻日滋;邻好不敦,骄傲是务。嬖妾五十,尽有珥貂之容;丽服一千,咸取夭桃之色。加以贵妃夹坐,狎客承筵。玉貌绛唇,咀嚼宫徵;花笺彩笔,吟咏烟霞。长夜不疲,略无醒日。於时也。隋德甫隆,南被江汉。厚待间谍,羊叔子之倾敌人;不伐有丧,楚恭王之结邻好。加以贺若谋勇,应变如神,擒虎雄风,临机若电。莫不迎刃自裂,听鼓争奔。斩张悌之守迷,降薛莹之知命。紫殿正色,不用袁宪之言;白刃交前,但为无社之计。嗟乎!龙盘虎踞之地,露草衣;千门双阙之间,风烟歇绝。临江离别之感,赴洛呜咽之悲。五百里之俘囚,累累不绝;三百年之王气,寂寂长空。一国为一人兴,前贤以後愚灭,其来尚矣。”

丁耀亢:“吾观叔宝,始末一浮荡痴子弟耳,嬖宠艳妃,穷奢金碧,以诗酒谑浪亡天下。至于亡国不耻,犹向隋主乞官。······盖亡国之主,每多才艺;败家之子,每有聪明。吾观于陈、隋,信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蔡东藩:“叔宝之恶,不如子业、宝卷之甚。子业屠灭宗族,宝卷渎乱天伦,而叔宝无是也。但宠艳妃,嬖狎客,杀谏臣,有一于此,未或不亡,况并三者而具备耶。隋军大举,鼓檝渡江。沿江各戍,望风奔溃,叔宝尚委政宵小,恣情声色,可战不战,不可战而战,甚至敌临城下,犹奸通萧摩诃妻,如此淫肆,欲不亡得乎?景阳殿后,挈妃入井,向使毕命井中,即未足与殉社稷者比,而井底鸳鸯,冢成连理,未始非江东佳话。为叔宝计,其亦差足自慰欤?然天不从愿,出井见敌,再拜隋将,徒自贻羞,而张贵妃且难免刀头之厄,红颜白骨,作孽难逃,观于此而世之为妃妾者,可以返矣;世之为人主者,亦可以戒矣。”

轶事典故

谏言贬臣

至德元年(隋开皇三年,583年)二月,陈叔宝被始兴王陈叔陵所伤,到疮伤愈合后便庆幸,置酒于后殿,令江总等人,展乐赋诗,后主酒醉后命毛喜赋诗。此时陈顼的丧事刚完毕,还不过一年,毛喜见此状况不太高兴,想要谏言,而后主此刻已醉,毛喜走上阶石,假装心脏有病,倒于阶石下,被抬出宫。后主酒醒后,怀疑此事,对江总说:“我懊悔召毛喜,知道他没有病,他只是想劝阻我的欢宴,不赞同我的所为,这是故意使奸诈罢了。”于是同司马申商谋道:“此人自负,我想请鄱阳兄弟让他们报仇,可以吗?”司马申回答说:“最终不被官府所用,愿听从圣旨。”傅纬争辩说:“不好。若允许报仇,那将置先皇于何地?”后主说:“应当给他一个小郡,不许他参预政事。”于是贬毛喜为永嘉内史。

赦免叔坚

至德元年(隋开皇三年,583年)十二月,长沙王陈叔坚因被陈后主贬黜外任,心不自安,于是十分乖张,向日月祭祀以求福。有的人上书将此事报告陈后主,陈后主召陈叔坚入宫,囚于西省,准备杀他,令近侍宣敕陈述他的罪行。陈叔坚对陈后主说:“臣的本心,并不是为了其他,只是想亲近陛下而已。如今我既然已经冒犯了皇帝,罪当万死。我死了之后,必会见到陈叔陵,希望陛下再下一道旨意,让我在九泉之下责备陈叔陵。“于是陈后主赦免了他的死罪,仅仅免官而已。

落井下石

当贺若弼攻入建康宫廷时,陈叔宝带着张、孔二妃以及十来个宫人,逃出后堂景阳殿,就要往井里跳。袁宪苦苦哀求,陈后主不听。后阁舍人夏侯公韵用自己的身子遮挡井口,陈后主极力相争。争了很长时间,才得以跳进井里。

不久,有隋军士兵向井里窥视,并大声喊叫,井下无人应答。士兵扬言要落井下石,方才听到有人求救,于是抛下绳索往上拉人,觉得非常沉重,本来以为后主体胖,等到把人拉上来,才吃惊地发现,原来一根绳索,“串”着陈后主、张丽华以及孔贵嫔三人。

绝无心肝

杨坚对陈叔宝极为优待,准许他以三品官员身分上朝。又常邀请他参加宴会,恐他伤心,不奏江南音乐,而后主却从未把亡国之痛放在心上。一次,监守他的人报告文帝说:“陈叔宝表示,身无秩位,入朝不便,愿得到一个官号。”文帝叹息说:“陈叔宝全无心肝。”监守人又奏:“叔宝常酗酒致醉,很少有清醒的时候。”隋文帝让后主节酒,过了不久又说:“由着他的性子喝吧,不这样,他怎样打发日子呀!”过了一些时候,隋文帝又问后主有何嗜好,回答说:“好食驴肉。”问饮酒多少,回答说:“每日与子弟饮酒一石。”让隋文帝相当惊讶。

隋文帝东巡邙山,后主奉召前往,他在宴会上赋诗说:“日月光天德,山川壮帝居,太平无以报,愿上东封书。”表请封禅,隋文帝不许。杨坚评价说:“陈叔宝的失败皆与饮酒有关,如将作诗饮酒的功夫用在国事上,岂能落此下场!当贺若弼攻京口时,边人告急,叔宝正在饮酒,不予理会;高颎攻克陈朝宫殿,见告急文书还在床下,连封皮都没有拆,真是愚蠢可笑到了极点,陈亡也是天意呀!”

专宠丽华

张丽华艺貌双佳,她发长七尺,黑亮如漆,光可鉴人。并且脸若朝霞,肤如白雪,目似秋水,眉比远山,顾盼之间光彩夺目,照映左右。更难得的是,张丽华还很聪明,能言善辩,鉴貌辨色,记忆特别好。当时百官的启奏,都由宦官蔡脱儿、李善度两人初步处理后再送进来,有时连蔡、李两人都忘记了内容,张丽华却能逐条裁答,无一遗漏。起初只执掌内事,后来开始干预外政。“耽荒为长夜之饮,嬖宠同艳妻之孽”,到了国家大事也“置张贵妃于膝上共决之”的地步。后宫家属犯法,只要向张丽华乞求,无不代为开脱。王公大臣如不听从内旨,也只由张丽华一句话,便即疏斥。因此江东小朝廷,不知有陈叔宝,但知有张丽华。

结好文士

陈后主在位,内外大臣专迎合为事。尚书顾总博学多文,尤工五言七言诗,溺于浮靡。陈叔宝对他很宠信,游宴时总会叫上他。顾总好做艳诗。好事者抄传讽玩,争相效尤。山阴人孔范容止温雅,文章瑰丽。后主不喜欢听别人说他的过失,孔范在这方面善于为后主饰非,因此后主对他宠遇优渥,言听计从。孔范曾对后主说:“外间诸将,起自行伍,统不过一匹夫敌,若望他有深见远虑,怎能及此?”从此带兵的将帅微有过失,就夺他们的兵权,刀笔之吏反而得势。边备因此越加松弛。此时文武懈体,士庶离心,覆亡即不远了。当时朝廷有狎客十人,以顾总为首,孔范次之。君臣生活穷奢极欲,国力却逐渐衰弱下来。

喜欢继续神域外传请大家收藏:继续神域外传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