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耶律德光笑着说:“也好,你也算是一个强项之士了,我赦了你的前罪好了!”符彦卿拜谢了,和高行周一同退了出去。
这时候正好石延煦和石延宝拿着石重贵和李太后写的降表到了,兄弟俩进来见耶律德光,并且献上了传国玉玺,耶律德光看了表文,也没说什么,只是在接受传国玉玺的时候,用手反覆摩挲着,最后问石延煦说:“这个印是真的吗?”石延煦说是真的,耶律德光沈吟半晌,说:“恐怕未必吧!”他从案子上取过笔墨,草草写了几行字,递给石延煦,说:“你去交给石重贵吧。”
石延煦和石延宝俩人出来,回去报告了自己父亲。石重贵见耶律德光亲笔所写的这几行字,是模模糊糊的汉文。大概的意思是:孙儿不必害怕,我肯定要让你有地方吃饭,但是你所献的玉玺好像不是真的,你既然诚心归降,赶紧把真印送来!
石重贵看完以后,不禁自言自语说道:“我家只有此宝啊,怎么说是假的呢!”随后猛然省悟,自言自语说:“不错!不错!”于是亲笔给耶律德光回了封信,说:先帝当年进入洛阳的时候,李从珂自焚而死,旧的传国玉玺已经不知所踪了,估计是也被烧毁了。先帝登基以后才制作了这枚新的玉玺,事到如今,我怎么还敢藏宝不献呢!
耶律德光看了石重贵的信,也就不再多问了。
不久,大伙就听说辽国皇帝已经渡河来京了,石重贵就打算跟太后一起去迎接,他先告诉了张彦泽。张彦泽却不想让他们去见耶律德光,就派人去跟耶律德光说:“天无二日,怎么能有两位天子相见于路旁的?”耶律德光听了,觉得有道理,于是就不让石重贵来迎接了。
赵延寿等人对耶律德光说:“晋朝皇帝已经投降了,就应该让他衔璧牵羊,大臣们应该抬着棺材,来郊外迎接。”
耶律德光摇头说道:“我派遣奇兵直取大梁,并不是要前往受降的,何必用这样的古礼呢!只是那个景延广前言不逊,很是可恨,应该立刻抓来!”于是就派兵去抓景延广,然后他自己带着亲军渡河南行。途中传令晋朝官员,说朝廷的制度礼仪一切如故。晋朝这些官员又说要备齐法驾,好迎接辽国皇帝。耶律德光说:“我在外带兵,这些仪式规范,没工夫讲究,就都免了吧。”
........
知识卡片:
耶律德光说的仪式规范,专业的名字叫“卤簿”。天子有天子的卤簿,公卿大臣们也有大臣们的卤簿。中国古代很注重形式感,特别是帝王家。我们当今社会受西方的影响很重,很多礼仪都是外来的,其实我们应该好好了解一下我们自己的礼仪。
古代卤簿中最重要的就是车——仪车,比如我们全运会的花车,这也是仪车,这个跟周朝有关系,因为周代衡量国家实力的一个方面就是看车,《周礼》上说,天子有“五辂”,玉辂、金辂、象辂、革辂、木辂。清朝制定的“五辂”有玉辂、大辂、大马辇、小马辇、香步辇。
除了车以外,还有仪仗队、乐队、舞蹈团、安保等等很多内容,根据活动的级别有详细的安排和配置,并且都形成了文件。仪仗队是有队形的,打头的是哪个级别的官员,穿什么衣服,拿什么东西,骑的马的毛色,都是固定的。卤簿的用具非常珍贵,比如金瓜、伞盖、宝幡、旗子,这些东西代表着那个时代工艺美术的最高水平,所以平时都在皇帝的府库里锁着。后来的皇帝一般也不去更换。
周朝的时候只有天子才有卤簿,到了汉以后,王公大臣,后妃太子也都有不同的卤簿,懂礼仪的人只要是看见阵仗了,不用见人,就知道这是哪个级别的。
喜欢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请大家收藏: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