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质于是又替太后写了一道表文,大意是:
张彦泽、傅住儿来此,给我看了皇帝爷爷的书信,我回想当年,先帝危难,朝不保夕,您亲自带兵来救,帮助我们平定中原,建立了国家,不幸先皇帝去世,继任的这个孩子辜负了您的恩情,现在给自己惹了祸,都是自找的,如今我让孙子石延煦、石延宝,奉表向您请罪!
范质把表文写好以后,李太后和石重贵看了一遍,然后召来石延煦和石延宝,让这兄弟俩拿着表文前往辽营。
石延煦和石延宝据说都是石重贵的侄子,是石重贵收养的,也有说是石重贵亲生的,这个史无定论。他们俩一向住在宫里,所兼的节度使职衔都是挂名,并没有真的去赴任。他俩听了石重贵的话,就带着表文去见辽国将领。辽国的通事傅住儿这会已经进了宫,来宣读耶律德光的敕书,石重贵无法拒绝,只好勉强出来相见。傅住儿让石重贵脱掉黄袍,改穿素服,跪在地上,听人家宣读耶律德光的敕书。石重贵这会保命要紧,不得已,只好老老实实地服从,他身边那些人都掩面哭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傅住儿读完了耶律德光的敕书,扬长而去,石重贵流着眼泪回到后宫,派人去召见张彦泽,想要跟他商量后事。张彦泽根本就不来,让石重贵派来的那个人回去跟皇帝说:“臣无面目见陛下!”
石重贵还以为他真的是心怀羞愧,所以才不敢来见自己呢。于是再次派人前去抚慰,叫他来见,张彦泽面带微笑,根本就不搭理,自己跑到侍卫司中,谎称是皇帝的命令,召开封府尹桑维翰进见。
桑维翰一听说皇帝召见,立刻就来了,路上遇到李崧,就停下跟他说了两句话,俩人正在那唠呢,这时候有个军官来到桑维翰马前,做了个揖,对他说:“请相公到侍卫司来一趟。”
桑维翰一看,就知道自己是被张彦泽给骗了,看来自己也难以免祸了,于是就对李崧说:“侍中您主理国事,今日亡国,反而让我桑维翰先死,这个是什么道理,你能不能给我解释解释?”李崧听了,大为惭愧,面红耳赤,也无话可说。
........
知识卡片:
桑维翰的一生就要结束了,他基本上算是后晋最后唯一的能臣了。咱们简单的评说一下这个人。
桑维翰是河南洛阳人,史书上记载他长的很丑,脑袋和身子不成比例,大头大脸,但是他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相貌与众不同,天生的一张宰辅的脸。
桑维翰第一次参加进士考试没考中,原因不是人家学识不够,而是因为碰到了一个混蛋主考官,那货迷信的很,他认为桑这个姓不好,跟丧命的那个“丧”一个音,晦气,所以就没录取他。有人就笑话他,说你干脆别考了,这条路不适合你。桑维翰的性格非常固执,他拿着一个铁砚台,说,啥时候这个砚台磨坏了我才会去干别的。
后唐同光二年,桑维翰终于考中了进士,当然这是在张全义的保举之下才考上的。后来石敬瑭让桑维翰当了自己的掌书记,掌书记不算官,是石敬瑭的私人秘书,从此以后石敬瑭走到哪他就跟到哪,兢兢业业的为石敬瑭谋划。最后石敬瑭出卖燕云十六州当了儿皇帝,桑维翰是出了大力气的。其实从一些细节能看得出来,桑维翰也不是心甘情愿给辽国当奴才的,但是他知道后晋的力量不够强大,抗辽就是以卵击石,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积蓄力量。
桑维翰的治国理政才能是毋庸置疑的,宋太祖赵匡胤就很推崇桑维翰的治国之才。欧阳修和司马光对桑维翰的态度也很温和。但是桑维翰协助石敬瑭,把幽云十六州割给了辽国,这一点是无法辩驳的。实际上这就是我们说的小节和大节的问题。只要是有卖国行为,那就直接黑到底了。历史就是这样,看到的都是大方面,谁会关注你到底怎么想的。成者王侯败者寇,假如最终桑维翰能带着后晋抗辽成功,那他的历史地位就会被重新确定了,那他前面的事都可以解释成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但问题是,他没有做到这些,那就成了为了一家一姓的利益,出卖国家民族了,那就只能挨骂了。
喜欢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请大家收藏: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