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耶律德光驾崩
中原各地就开始纷纷举事,要把辽兵都赶走。耶律德光得到报告,感觉很失望他,叹了口气,说:“我有三失,怪不得中原人要背叛我呢!我让各个地方都帮我搜刮钱财,这是我的第一失;我放纵士兵们打草谷,这是我的第二失;我没有早点让各位节度使回到各自的岗位上去,这是我的第三失。如今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这个耶律德光也是一个好大喜功的雄主,他这次带领大军来到汴梁,一路上都很顺利,其实他已经如愿以偿了,但是他后来又想要待在中原,结果没能如意,如今接连收到各地的急报,不禁是又气又悔,然后就开始担心,各种负面情绪纠结在一起,竟然渐渐就生了病。等走到栾城,耶律德光只觉得自己浑身燥热,走到杀狐林,就在现在河北栾城县西北不到十公里的地方,病势更加严重了,当天就死掉了。这一年是公元947年,耶律德光死的时候不过才四十五岁。
耶律德光身边的亲信一看,皇帝死了,就担心尸体腐烂发臭,于是把尸体的肚子剖开,往里边放了好多的盐防腐,然后运送尸体回国,晋朝百姓把它叫做帝羓,就是皇帝肉干的意思。
辽国太后述律平见到尸体以后也不哭,还恨恨地说:“你不听我的话,想要去夺取中原,结果反而搞得内外不安,现在得等到各部落安定下来了,才能埋葬你了。”
原来,耶律德光一死,契丹这边的形势立刻就变了,首先是赵延寿,他恨耶律德光不让他当中原皇帝,所以率先发难。他是枢密使兼中京留后,所以就打算把中京恒州当做自己的根据地。于是他带兵先到恒州,还对左右说:“我打算就留在这,不想再去辽京了!”
赵延寿来到恒州的时候,有一个辽国的亲王也跟着他来了,而且人家也带着兵呢,所以赵延寿没敢拒绝,只好让他进了城。这个人就是耶律德光的侄子耶律兀欲,他的汉名叫耶律阮,他爹就是东丹王耶律突欲。
当年耶律突欲因为跟弟弟母亲不和,投奔了后唐,还被赐名李赞华,就住在京师,后来李赞华被李从珂所杀,这个以前我们都已经详细地介绍过了。
李赞华投奔后唐的时候,他的儿子耶律兀欲并没有跟着他走,一直就留在了辽国,耶律德光觉得这个侄子没跟着他爹逃走,而是跟着自己干,对自己很忠诚,所以就封他为永康王。后来耶律兀欲也跟着耶律德光一起进了汴梁,再后来又跟着一起回国,他曾经看到赵延寿整天闷闷不乐的,就知道他心怀不满,所以暗中就对他有了防备之心。
现在这个耶律兀欲跟着赵延寿来到了中京恒州,刚一进城,立刻就让守门官员交出城门钥匙,随后他又来到府衙,让管理府库的官员上缴账册,那些辽将也都愿意归附他,拥戴他继位登基,所以都很听他的话。于是,耶律兀欲登上鼓角楼,和众将秘密商量,让大伙推戴自己当皇帝。这些事赵延寿完全被蒙在鼓里,一点都不知道,他还对外声称,说耶律德光有遗诏,让自己掌管南朝军国大事,他去跟耶律兀欲要城门钥匙和府库的账册,人家耶律兀欲当然不会给他。
赵延寿手下有人就跟他说:“那些辽将和永康王密谋,这肯定得出事,您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如今中原兵还有一万来人,可以用来对抗辽人,否则的话,事情肯定难以成功!”赵延寿呢,这时候反而开始迟疑,拿不定主意了,后来他想了个办法,打算在五月朔日那天,接受文武官员的拜谒。晋朝大臣李崧这会儿也在这呢,他就跟赵延寿说:“辽人的想法跟我们不一样,事情的发展难以预测,这件事你还是缓一缓吧。”赵延寿听了,觉得人家说的挺对,于是也就作罢了。
其实呢,赵延寿的打算人家耶律兀欲早就已经知道了,而且还和辽将们商量好了,准备到时候给他来个突然袭击。现在赵延寿改了主意,耶律兀欲这些人也不得不另想别的办法。可巧了,这时候耶律兀欲的妻子来恒州探望丈夫,耶律兀欲一看,大喜,说:“我的妙计成了,不怕燕王不入彀中了。”于是就派人去请赵延寿、张砺、和凝、冯道、李崧这帮子晋朝官员都来自己这喝酒。赵延寿这些人接到邀请,就全都按时来了,耶律兀欲高高兴兴地把大家接进去,请赵延寿坐在首席,大家都依次列坐,耶律兀欲自己在下首相陪。大家喝了一会酒,说了很多的客套话,耶律兀欲对赵延寿道:“我妻子来了,燕王想要见见吗?”赵延寿说:“妹妹在此,怎么能不见呢!”当即起身离座,和耶律兀欲进了内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