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彦超冷笑一声,说:“大丈夫应该为国忘家,为公忘私,怎么能顾及儿女亲家,耽误了国事!”
高行周一听就火了,正要再给他顶回去,慕容彦超却冷笑了两声,扬长而去了。
原来高行周有个女儿,是杜重威的儿媳妇,所以慕容彦超怀疑他有私心,而且还在军前扬言,说高行周因为爱自己女儿,所以顾忌叛贼,因此才不攻城。高行周有口难辩,不得已,只好上表给皇帝。
刘知远接到表文,也担心再生出别的什么幺蛾子来,于是就打算自己统兵亲征。当下召来了宰臣苏逢吉、苏禹珪等人,商量亲征事宜,这两个人也是拿不定主意。
刘知远又问吏部尚书窦贞固,窦贞固和刘知远过去是同事,都是后晋的大臣,而且处的还特好,他是很赞成亲征的。还有中书舍人李涛,虽然没有参与此事,却独自上了一个奏表,说陛下应该亲征邺都,以免误了军机。刘知远因为这俩人跟自己同心,于是就提拔他们都做了宰相,然后下诏,自己要亲自出巡澶州和邺都,
.............
只是卡片:
马楚的第三代楚王马希范追随黄帝升天了,他生于公元899年,那时候还是唐朝,朱温还没登基称帝呢。马希范是公元947年死的,活了四十八岁。他是马殷的第四个儿子。马殷这个人一辈子特别能生,造小人专家,生了三十多个儿子,大多数都没留下记载。女儿估计也有不少,不过有记载的只有两个,一个嫁给了南汉皇帝刘龑,当了皇后,另一个嫁给了吴越王钱镠的儿子钱传琇。
马殷死之前曾经留下遗言,说以后你们兄弟之间,弟弟接哥哥的班,就这么往下传,于是马希范就接了他哥马希声的班,这两个人还挺有意思,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一般儿大,但是并不是双胞胎,根本就不是一个妈。马家的老大叫马希振,不知道为啥出家当道士了。
马希范的人品非常差,咱们前面讲了,他非常奢靡,超级爱喝鸡汤,贪图享乐,还非常好色,这个是世界历史上昏聩君主的通病,根据各个时代的不同,有啥玩啥,在老百姓眼里,那就是玩的花样翻新,要是搁到民国,估计也得跟张学良一样,玩飞机。搁到现在,玩跑车,玩游艇,估计都少不了。
马希范还有一个毛病,就是不把传统道德当回事。我们中国人的价值观、道德标准,包括帝王在内,人人都是要遵守的,其中之一就是孝悌。人家马希范却不愿意遵守,马希声继位的时候,马希范就非常不服气,他怪这个比他大了几个小时的哥哥,为啥不客气一下,让位给他。他哥哥马希声的生母姓袁,按理说,这是先皇的遗孀,又是自己的长辈,应该善待,可是马希范就非常不讲理,他继位以后对这位袁太妃非常不礼貌,把对他哥的怨气都撒到了袁太妃身上。
袁太妃还有一个儿子叫马希旺,马希范继位的时候,他这个弟弟在外面当军官,当时袁太妃害怕马希范会下手害她这个儿子,就请求允许儿子辞职,让他去当个道士,这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我们不跟你争,你放过我们吧。按照我们的传统道德来讲,“悌”就是兄弟之间互相关爱谦让,人家都服软了,退了一步了,你就把人家放了不行吗?马希范可好,偏不让他这个弟弟出家,而是把他关在一个破烂的竹屋里,最后这个马希旺抑郁死了。
马希范在位十六年,其间大肆挥霍,压榨百姓,楚国原本是富庶之地,却被他搞得民不聊生,有人给他提意见,他不是把人家下大狱,就是把人家贬官流放。最后也就没人跟他说啥了,你爱胡闹就闹去吧。
马希范死了以后,马希广接班,他为人还不错,可是兄弟们太多,争权夺位的斗争就开始了,从马希声到马希范,再加上马希广、马希萼、马希崇、史称“五马争槽”。
喜欢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请大家收藏: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