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知府衙门后院这些纷纷扰扰,此刻前院知府也确实请了不少人。
不过知府的心情,却远没有后院夫人、女儿那样轻松。
看着离自己不远的青年,知府是恨不得时刻跟在对方身边。
毕竟是宝亲王,未来的皇帝。
不说要是能够借这个机会露脸了,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好处。
就算是不图好处,想着这个青年的身份,为了安全,他也得亲自盯着才放心。
如果让宝亲王在自己的治下出事了,知府都不敢想自己的结局是什么。
可是对方是微服出巡,要隐藏身份,知府心里面有再多的想法,也不好表现出来。
只能时刻的盯着那里的动静,想着有个什么事情能够马上发现。
知府的这些心思,在场的其他人倒是不知道。
宝亲王微服到江南,为了安全,这个消息还是很隐秘,知道的人并不算多。
知府作为一方父母官,在宝亲王到此地的时候要保护对方的安全,有机会知道这个事情 。
在这个明面上是以他为首的宴会里面,其他人的地位都低于他,想要知道这个事情就不容易了。
当下,便有一个平时和知府走得还算比较近的官员,看着知府今天的样子不同于以往,十分心不在焉,心里面就觉得奇怪起来。
因为他并没有得知宝亲王微服出巡的消息,肯定是猜不到知府在担心什么,只认为知府是有什么为难事想要说,又不好意思说。
对此,他就开口说道:“潘兄,你今天举行宴会可是有事?有什么事情直说就行,我们都是老交情了,还能不给你面子?”
知府这才回过神,也明白是自己的反应太大了,却还是不敢把真正担心的事情说出来,只能用其他事情糊弄过去。
“没什么,不是早就说了,就是一时来了诗兴,想着大家叫过来聚聚,以诗会友!”
说完这个话以后,知府也知道自己再反常盯着宝亲王,就容易弄巧成拙,把其他人注意吸引到宝亲王身上,破坏宝亲王隐瞒身份的计划了。
所以他也打起精神,对着宝亲王所在的那一堆青年俊杰开口了。
“你们都是江南的才子,可得要拿出本事来,夫人在后院也请了一些姑娘,要是你们拿出来的诗,比不过那些小姑娘,可就丢脸了!”
知府的话音一落,倒是激起不少人的斗志了。
作为成名已久的才子,大家还是都很爱惜自己的名声,不想输给小姑娘。
而且这个宴会的性质,本来也有给家中儿女看亲事的想法在里面。
他们要是表现好了,被哪个大人看中,招为乘龙快婿,不就飞黄腾达了?
于是除了几个已经年纪不小的官员,大家都作了不少的诗出来。
很快,就不停的有小厮拿着诗作给主桌上的几位大人评鉴,其他人也互相拿着诗作赏鉴起来。
“这首诗是谁做的?怎么连韵仄都不通?这样的人也有才子之名,不会是欺世盗名之辈吧?郎润先生?这个人是谁,你们听说过吗?”
听到这样毫不留情的批判,其他人也来了兴趣。
毕竟能到这个场合的人,就算不是真的才高八斗,也不至于会差成这样。
如果没点儿本事,怎么可能名声传到知府都能够听到的程度,得到请帖来此地?
哪怕里面有家世的原因,也不会太差。
“给我看看!”
“我先看!”
“还真是这样,这个朗润先生是谁啊?我们江南有这个才子吗?”
“你不说我还不觉得,这样一说好像是没听说过这个人,也不知道是怎么混进来的,难怪写出来的诗作这样子。”
刚把大家的注意力放在作诗上面,看着没有什么人注意到自己,又把精力放到宝亲王身上的知府,原本并没有人把这些讨论放在眼里。
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学武之人本事高低一比就知道,谁更强也没有什么异议。
可是诗词歌赋这些,各有各的评判标准,还真不容易评出谁更好,只能说谁的作品更合眼缘。
当初他科举的时候,也是特意打听过主考官的喜好,并且投其所好特意写主考官喜欢的文章样子。
在这种情况下,有人想贬低其他人的作品,在他跟前把这些作品说的一文不值,也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只是看着宝亲王的脸色似乎越来越不好了,知府心里面一激灵,突然就反应过来了。
能让宝亲王脸色越来越难看,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现在被大家批判的人是宝亲王。
要说起来,朗润先生这个名头,他以前还真没有听过,就算不是宝亲王本人,也是跟着宝亲王身边的那些权贵子弟。
这些人,同样不好得罪!
想到这里,知府就赶紧开口了,“我看你们都在说什么郎润先生,他的诗究竟怎么了,拿给我看看!”
知府明面上是这里地位最高的人,他都开口了,其他人自然不会反对,很快就有诗作递到他手上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作为汉官,知府又是科举考出来的官职,诗词歌赋也是样样精通,还是有一定文学素养。
接过这个被很多人嘲笑了的诗词,知府也是下意识就皱了眉头。
他心里面开始觉得刚才那些人的批判,看来还真不是因为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特意贬低其他人的说法,而是真的看不上这种诗了 。
不过其他人不知道情况,心里面看不上可以直接说出来,知府作为猜到真相的知情者,肯定没有这个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