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司可的工位上,专业期刊旁边明目张胆地摆着《赛博聊斋》的最新连载平板;艾米休息时,耳机里播放的是《密室里的黎曼猜想》的有声书;陈薇的咖啡杯旁,摊开着一本打印的《灵植夫的基因编辑手札》。
“网文灵感角”:实验室一角的白板被正式命名为“网文灵感角”。上面贴满了打印的网文精彩段落截图,旁边是团队成员用各种颜色笔写下的技术联想、公式推导和“可行性评估”。一张《山海经生物工程》里描述的“烛龙基因链构想图”旁边,贴着陈薇团队的初步基因编辑模拟结果,相似度高得惊人。
就连项目讨论会上都不可避免地夹杂着网文内容。“这个模块的耦合方式,让我想起《量子修真》里那个双元婴共振的法门…”
“不不,我觉得更像《厨神方程式》里提到的‘风味协同矩阵’!”
“等等,你们看《核冬天》最新章,主角处理能源过载的方式,是不是能解决我们散热瓶颈?”…
讨论常常跑偏,却又在奇妙的碰撞中产生新的火花。
“走火入魔”的日常:郑澜有一次在调试算法时,嘴里念念有词“气沉丹田,神念内视…引导坍缩…”,被路过的陈薇听到,两人相视大笑。塔司可甚至在一次通宵后,迷迷糊糊地把实验日志的日期写成了“天元历三千七百二十一年”。更夸张的是,实验室的智能咖啡机被艾米偷偷编程,启动时会发出《星际机甲》里飞船引擎启动的模拟音效。
成果涌现: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种“不务正业”的沉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突破。受《水墨修真》“留白”启发优化的信息压缩算法,效率提升了30%;基于《核冬天》熵减策略设计的应急资源调度模型,在模拟测试中表现优异;
从《厨神方程式》获得的灵感,让味觉模拟项目成功捕捉到了几种此前难以数字化的复杂“鲜味”层次。
甚至AI智能体在“阅读”了大量网文后,生成的方案也愈发具有创造性和跨领域融合的特征。
霍桑站在实验室中央,看着这群曾经最理性、最实证的科学家们,此刻一个个顶着黑眼圈,沉浸在各自终端光怪陆离的文字世界里,脸上却洋溢着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和专注。
他们争论着“灵力回路”与“量子比特拓扑”,探讨着“阵法符文”与“加密算法”的映射,用“金丹大道”类比“核心算法迭代”。
他拿起桌上打印的《赛博聊斋》最新章,上面画满了他的批注。听着周围键盘敲击声、翻页声和夹杂着专业术语与网文梗的讨论声,霍桑深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因、臭氧和一种名为“想象力”的、近乎实质化的澎湃活力。他轻轻摩挲着书页边缘,无声地笑了。
喜欢重生之世界首富请大家收藏:重生之世界首富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