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豆小说阅读网>玄幻魔法>梦幻旅游者> 第229章 一株绛珠草的绝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9章 一株绛珠草的绝路(1 / 2)

那年深秋,六岁的林黛玉被一顶青布小轿抬进了贾府。轿帘掀开,扑面而来的是雕梁画栋、仆从如云的煊赫,空气里浮动着甜腻的熏香与一种无声的威压。她小小的身子裹在素净的孝服里,伶仃得像一片随时会被风吹走的落叶。贾母搂着她哭“我的儿”,她亦落泪,眼泪却一半是丧母的哀恸,另一半,是对这深宅巨院本能的怯惧。

邢夫人、王夫人依次见了,她察言观色,学着应答,每一个字出口前都在舌尖滚了又滚。晚饭时,她盯着满桌珍馐,却只默默数着别人的筷子起落。王夫人一句轻飘飘的“姑娘别客气”,她立刻搁下汤匙,垂手静坐,脊背挺得笔直,惟恐被人耻笑了去。夜里,陌生的锦被散发着陈年樟脑的气息,窗外竹影婆娑,摇曳如鬼魅。她蜷缩着,黑暗中睁大了眼,眼泪无声地浸湿了枕头——这里终究不是她的家。从此,“寄人篱下”四个字,如冰冷的烙印,深深烫进了她的骨髓里。

幸而还有宝玉。那个初见便嚷着“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的混世魔王,成了这偌大园子里唯一的热源。他带她偷读《西厢记》,两人躲在太湖石后,书页翻动,心也怦然。他挨了贾政的打,趴在床上动弹不得,她哭肿了眼睛去看他,他倒先挤出笑来:“妹妹别哭,横竖打不死。”他陪她葬花,看她将落红敛入绢袋,埋进香丘,也陪着她掉泪,说:“等明儿咱们一处化烟化灰。”

欢喜是真的,却如水中捞月。宝玉待她好,待宝钗、湘云,甚至袭人、晴雯,也未必不好。一点火星便能点燃黛玉。只为宝玉转赠了一个她做的荷包给贴身小厮,她便铰碎了另一个刚做了一半的,泪落如雨。宝玉赌咒发誓,恨不得把心剖出来给她看。旁人只道她小性儿、爱恼,殊不知那眼泪背后,是她日日悬心,用一次次争吵试探着宝玉的心意,也确认着自己在这人心浮动的深宅里,究竟还占着几分分量。

宝钗的到来,像一颗完美无瑕的明珠投入了贾府这池静水。她有母亲有兄长,家世显赫,待人接物圆融妥帖,连贾母和王夫人也赞她“稳重识大体”。黛玉看在眼里,心头的刺一天比一天尖锐。元春省亲后,特赐了节礼,独独宝玉和宝钗的是一模一样的上等宫扇和红麝香珠串,黛玉的却次了一等。宝玉巴巴地捧着自己的那份要换给她,黛玉只冷笑:“我原不配这些好东西,赏给我的,已是天恩了。你的你留着,莫再拿来,没的叫人背后议论我眼皮子浅,贪这点子小便宜。”

她拂袖而去,回到潇湘馆,那串珠子被她掷在妆台上,冷冷地滚动着。紫鹃端了药进来,只见她面朝里躺在榻上,肩头微微耸动,压抑的咳嗽声闷闷地传来,一声接一声,仿佛要将心肺都撕裂开来。紫鹃放下药碗,心疼地抚着她的背:“姑娘这又是何苦?二爷待姑娘的心,难道……” 黛玉猛地转过身,苍白的脸上泪痕交错,眼中却是一片冰冷的灰烬:“待我的心?他的心是好的,可他的命……未必由得了他自己!这府里上上下下,谁的眼睛不是盯着那‘金玉良缘’四个字?我有什么?不过一句虚无缥缈的‘木石前盟’罢了!” 那“金玉良缘”像一道无形的枷锁,勒得她喘不过气。她知道自己一无所有,除了一颗孤悬的心,便只剩这缠绵病榻的残躯。

贾母起初是真心疼她的。常搂着她说:“两个玉儿,是我心尖上的肉。”可日子久了,老太太毕竟老了,愈发喜欢热闹喜庆。黛玉的清高孤僻、口无遮拦的“丧气话”,便显得格格不入。那次元宵夜宴,行酒令时黛玉脱口而出《牡丹亭》里的“良辰美景奈何天”,宝钗事后委婉提点,黛玉虽道了谢,回去后却枯坐良久,对紫鹃叹道:“往日竟是我错了,只当心直口快是本性,却不知处处皆是规矩牢笼,连说句话,也要先忖度着别人爱不爱听。”

更深的寒意,来自那看不见的冰层。薛姨妈曾半开玩笑提议亲上加亲,将黛玉许配宝玉。贾母当时笑着,慈爱地拍拍黛玉的手,话却是对着薛姨妈说的:“林丫头什么都好,就是身子弱些,性子也孤拐了些,恐怕不是个有大福寿的。”这话不知怎地,还是传到了潇湘馆。黛玉正在窗下临帖,闻言笔锋一顿,一大滴墨汁“啪”地落在雪白的宣纸上,迅速洇开一团丑陋的黑。她盯着那墨渍,仿佛看到了自己命定的污点。最疼她的外祖母,早已在心中给她判了“无福”的死刑。

王夫人的态度更是微妙。金钏儿投井后,宝玉被打得半死,黛玉哭得两眼红肿去探望。王夫人坐在一旁,目光看似落在宝玉身上,眼角却不时扫过黛玉。那眼神里没有责备,只有一种深沉的、冰冷的审视,仿佛在估量一件价值不菲却注定易碎的瓷器,是否值得放在她唯一的儿子身边。那目光像细密的针,无声地刺穿黛玉单薄的衣衫。她连哭泣都忘了,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贾府这棵曾荫蔽她的大树,根系早已朽烂。抄检大观园的喧嚣,像一场预演的风暴,搜出了司棋的私情,赶走了入画,逼死了晴雯。园子里人心惶惶,往日的笑语欢声荡然无存。黛玉倚在潇湘馆的竹窗边,听着外面隐约的哭骂和婆子们粗声的吆喝,看着满目萧索的园景,只觉得冷风直往骨头缝里钻。

“紫鹃,”她轻咳着,声音喑哑,“这园子,怕是要散了。”

紫鹃正收拾药罐,闻言手一抖,强笑道:“姑娘又胡思乱想了,老太太还在呢。”

黛玉摇摇头,目光投向远处灰蒙蒙的天空:“树倒猢狲散。眼睛看到的,骗不了人。这地方,终究容不下我们了。”她怕的不是败落,而是大厦将倾时,她连这仅存的、寄身的角落也将失去。夜里的噩梦越发频繁,总梦见自己孤身一人,在无边无际的荒野里跋涉,背后是轰然倒塌的朱门绣户,前方是望不到头的黑暗与风雪。

宝玉那块通灵宝玉丢了,人也跟着痴傻疯癫起来,整日里胡言乱语,人事不省。贾府上下愁云惨雾,大夫诊视后,捻须沉吟:“公子此症,邪祟缠身,心神失守,非大喜不能冲开郁结,重振神魂。”

“冲喜?”王夫人眉头紧锁,看向贾母。贾母闭着眼,捻着佛珠,半晌,疲惫地吐出一个字:“办!”

人选不言而喻。薛家母女很快被请至上房,帘幕低垂,密议良久。王夫人握着宝钗的手,眼中含泪:“好孩子,如今只有你能救宝玉了。你的稳重,你的福气,都是宝玉的救命良药。”宝钗垂着头,长长的睫毛遮住了所有情绪,只低低应了一声:“但凭姨妈做主。”

消息像长了翅膀,却唯独绕开了潇湘馆。黛玉只知宝玉病得厉害,药石罔效,日日忧心如焚,咳血更甚。这日,她在沁芳闸边看水,远远见傻大姐独自在假山后抹泪。她本不欲理会,却听那傻丫头抽抽噎噎地念叨:“……骗了宝二爷,也骗了林姑娘……都说娶林姑娘,结果娶的是宝姑娘……”

“轰”的一声!黛玉只觉得眼前猛地一黑,仿佛整个世界都失了颜色,只剩下傻大姐那张涕泪横流的脸在晃动。沁芳闸的水声、风吹竹叶的沙沙声、远处丫鬟的嬉笑声,瞬间离她远去,耳朵里只有一片尖锐的、死寂的蜂鸣。她身子晃了晃,扶住冰冷的山石才勉强站稳,一股腥甜直冲喉头,又被她死死咽下。脸上血色褪尽,惨白如纸。

她没有哭,也没有闹。只是推开欲上前搀扶的紫鹃,像个游魂般,一步一步,朝着怡红院的方向挪去。脚步虚浮,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回光返照般的决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