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哪怕现在穆子昭还未伤害她,她也不会再对他有一丝好感。
可是已经嫁入穆家的她想要再离开很难很难很难。
科举入仕的考生必须家世清白,家世清白要求考生三代之内无犯法之男,无再嫁之女。
她的父亲已经入仕,兄长也要入仕,她身为崔家女一举一动都牵扯到父母兄妹。
世上多少女子所嫁非人,可是能怎么办?所托非人也好,遇人不淑也好,都只能熬着。
她们不敢和离,家族也不允许她们和离。
没有任何一个家族会允许让一个出嫁女害了族中所有好儿郎的前途。
想和离还想再嫁,家族中会有人不让她们活。
除非夫家犯了极大的过错,出嫁女可以向官府提出和离请求。
一旦官府出面强制夫家写放妻书,那么情况就会不同,虽然依旧有影响,却不会影响族中儿郎们的仕途。
放妻书和和离书在本朝区别在于一个是夫妻协商不成经由官府强制要求男方所写,而和离书是夫妇协商或是家族协商下主动写下的。
只是用告官来和离会让女子名声遭受极大影响,所有人都会知道这个女人一言不合就把丈夫告上去,毁了丈夫。
娶妻娶贤,不管是什么家族,哪怕是贩夫走卒想要的也只有听话的媳妇,这种会毁了丈夫的女子,任何家族都不会同意进门。
也就是说一旦向官府呈诉状来和离,这人以后也嫁不出去。
还有一点很重要,是压在女子脊梁骨上的三从四德。
出嫁从夫,夫为贵。
出嫁女和丈夫打官司不管对错都要遭受牢狱之灾。
这也是朝廷律法有和离的途径却没人去诉讼的原因。
她是不可能跟穆子昭过下去的,诉讼和离是她被逼到绝境最坏的选择。
院子里的红绸还挂着,屋里的红烛还摆着,新房里的喜果还没吃完,崔知意一心想的就只有怎么离开。
这个时候的穆子昭还在找穆子慎,基本上没回府,就算回来也是匆匆离开。
时间就这样过去来到回门这一天,崔知意面色红润,睡得极好,穆子昭却连着三天三晚没睡好。
第一晚被易婷婷留在摘星阁,第二晚被崔知意反复提起穆子慎和易婷婷去了原来的院子睡觉,睡得并不安稳,似乎是梦到穆子慎。
昨晚依旧没睡好,眼下难掩乌青。
看着自作自受的穆子昭,崔知意觉得有些可笑。
兄弟情深是真,却不见得有多深。
如果说第一次越雷池是酒的原因,那么后来的几年呢,跟弟弟的遗孀一次次苟且,还特意找了一个院子当做据点。
这兄弟情深也不过如此。
说不定第一次越雷池不是酒的原因,不过是酒壮人胆,借着酒后乱性的由头做尽平时想做不敢做的事情,事后可以完全怪罪在酒上。
崔知意越想越觉得晦气,跟穆子昭坐在一辆马车里都觉得浑身难受。
马车即将到达崔家时崔知意就迫不及待探出头巴巴望着。
她疯了两年,父母来看过她,抱着她直哭。
好好的外孙没了,好好的闺女疯了,接受不了的母亲哭得晕了过去。
事情发生太过意外,一看就不正常,可穆子昭出面说孩子意外出事,家人就是再难以接受也接受了现实。
因为告诉他们【真相】的人是他们引以为傲的女婿,况且这个女婿一直不放弃已经疯了的她,重金求医只为治好她的疯症,还死活不纳妾。
而她只能看着,继续装疯,不敢露出一点破绽。
再后来母亲又来看过她好几次,每一次她都能看到母亲头上的白发比上次多。
“知意,是知意回来了。”
马车停下,外面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崔知意一刻也不想等,猛地掀开车帘。
眉眼间没有郁色的母亲,没有为她愁白头发的母亲。
那一世孩子没了,她要报仇,心里藏着一大堆委屈的她是那样想抱着母亲哭一哭。
可是大仇未报,只要她诉说委屈,只要她被发现是装疯,活不过第二天,说不定连母亲都会出事。
亲生的孩子都下得去手,何况一个丈母娘。
她不敢赌,只能一个人承受。
她有好多好多话想说,好多好多委屈想说,情绪太过激烈让她顿时失声,喉咙发不出一句话,只能望着崔母直落泪。
突然的泪流满面让崔母心疼坏了,连忙追问:“怎么了?才出嫁三天怎么哭成这样。”
一旁的崔父也被吓了一跳,理智打断母女的谈话,带着两人进了宅子。
穆子昭没想到崔知意会哭成这样,连忙跟上,看她的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
喜欢锁深闺请大家收藏:锁深闺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