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知道她兄长急着想见她,她不会出府,只会等揭榜,等殿试之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二月春闱,三月发榜,四月殿试。
时间没有很长,她等得起。
二月份就这样结束,崔知意没有回崔家,崔瑾也没有出过崔家,友人相约也不去,就留在家里。
留在家里也不说话,看得崔父崔母很不好受。
就这样【崔瑾没考好将落榜】的流言开始传出,之前有结亲意愿的人家不再上门,崔家的门几乎没人前来。
面对这样的言论崔瑾丝毫不在意,不见客,不出门。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长安城多的是消息,崔瑾的名字就这样没人提起,提的最多还是国子监那几位一直被看好的监生。
这几家可以说门庭若市,虽说还没揭榜,该准备的都准备了,就等着揭榜那一刻点起鞭炮来庆祝。
三月十五日,春暖花开,是个揭榜的好天气。
家中有考生的一个个翘首以盼,等着好消息。
报喜官敲锣打鼓带着好消息前往中榜的考生家中。
此时的崔家一片安静,揭榜的日子里崔母在家唉声叹气。
“你说说这都是什么事儿,去年春闱阿瑾可是考中了亚魁,亚魁啊,这次春闱竟然落榜,这一下这孩子的婚事难了。”
“早知道去年秋闱是阿瑾最风光的时候,我就应该趁着那段时间把阿瑾的亲事定下来,总好过现在落榜,什么也没得到。”
“你看看咱们崔家的门,除了隔壁楚大人和小阿瑜会过来,那是一个人也没来过,哪像去年认识的不认识的都笑眯眯上门。”
崔母正说着听到街角传来唢呐声,曲子一听就是报喜官来了。
听着曲子越来越近,崔母越烦躁。
“真是见鬼了,这条巷子就两个考生,巷子里周家那位秋闱还没我家阿瑾考得好,没想到春闱这么出息。”
照理来说都是一条巷子里住着的邻居,人家孩子上榜她该去祝贺。
可一想到自己儿子平时就比人家好最后却在春闱败给人家就觉得郁闷难受。
不想去祝贺,一点也不想去祝贺。
“夫人……夫人快出去看看……中了!”
听着吹吹打打的声音很大,看着高兴到眼睛都看不见的侍女,崔母一点也不高兴。
“知道了,巷子周家的孩子中了,你不用跟我说。”
“不是周家,是咱们家大爷,是大爷中了,第六名……”
崔母眨眨眼,脑子有些转不过来。
开什么玩笑,春闱的第六名怎么可能。
全国有多少个省,每个省的第一名排一排都能排到几十名开外。
她儿子就是一个省的第六名,按照一般名次充其量就能排在一百名之内。
春闱第六名,崔家就是祖坟冒青烟也考不出这种名次。
除非是崔家祖上有一个当文曲星的祖先突然下凡帮忙参加科举,否则绝对不可能。
眼看崔母没点反应,侍女上去拉起崔母就往外面拖。
被拖着出来的崔母看着停在家门口的报喜官时,人还没反应过来,傻愣愣地看着。
“崔嫂子还愣着干什么,你家祖坟冒青烟了,人家报喜官说你家崔瑾中了个第六名,第六名啊!”
“崔嫂子不仗义,这阵子我还以为你家崔瑾没考好,原来是藏着掖着,就等着一鸣惊人。”
“啧啧,第六名啊,咱们这个小巷子还能出一个这么厉害的人。”
“崔嫂子还愣着干什么,你赶紧给人家报喜官辛苦钱,别让人家辛苦来一趟。”
崔母听着所有人的祝贺,终于反应过来,看着等了一阵子的报喜官,立马往身上找银子。
在家谁会揣着银子。
反应过来的崔母立马向报喜官致歉:“四位大人辛苦了,就等一会儿,我身上没踹银子,现在就去拿。”
说着崔母整个人脚步轻快到像是要飘起来。
飘着去拿了银子,飘着出来,高高兴兴把银子递到报喜官面前,看得周围的邻居觉得好笑又羡慕。
“崔嫂子,你家阿瑾呢?之前考完恍恍惚惚回来,这阵子更是连门都不出,我们还以为他没考好,他也真是,看把大家误会的。”
“就是啊崔嫂子,你家阿瑾为何愁眉不展?是不是考试之时被冻病了。”
“哎哟,肯定是这样,一定是病了才一直养在家里,崔嫂子你也是,也不跟咱们说说,我家正好有一只膘肥的老母鸡,拿过来杀了给你家阿瑾好好补补。”
“我家有二十年的人参,拿过来给你家阿瑾补补,可得养好身子,不能再病着。”
“我家……”
喜欢锁深闺请大家收藏:锁深闺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