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晏为什么会去岭南,为什么去的是云州,又为什么跟她住一起。
三年前他跟楚晏一个是文臣一个是武将没什么交集,三年后回来,还没来得及有交集,人家就走了。
当时他沉浸在崔知意离开的消息里,沉浸在府里乱糟糟的事情里,根本就没心情没精力也不想知道楚晏为什么同时离开。
现在他必须调查清楚,他还要调查清楚这三年崔知意跟楚晏是不是暗地里有交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崔知意很喜欢那个孩子,听说时常通信,通信频繁到比崔家还要勤快。
他从未怀疑过什么,以为她只是跟那个孩子关系好。
现在他不得不怀疑那些信是不是跟一个孩子在通信,也有可能是她借着孩子的名义私下跟楚晏通信。
他也不愿怀疑她,不愿怀疑楚晏的为人。
可他们住在一起了,楚晏的人还听她的话,孩子给她养,这不就是一家子吗?
她最好没做对不起他的事情,否则……
暮色起,穆子昭脸色阴沉得厉害,明亮的烛火都照不亮他的脸。
——
三月正在一天天过去,除去程刚的监视,崔知意觉得日子过得很充实,因为大家都很忙很忙。
楚晏和崔瑾在经过各种实地走访,不停商量,决定动用能动用的人开始屯田这个大工程。
这里虽然偏僻,但是治安还算不错,毕竟就算有人想偷东西也没必要来这种地方偷,怎么也要去繁华的城市,所以不需要太多兵维持治安。
一些守城的士兵,或是能调动的士兵,被楚晏调出五成来屯田,剩余五成负责治安。
五成士兵也不够多,楚晏亲自去找一些德高望重的人,劝说他们的族人来跟士兵一起屯田。
这种辛苦事没什么人愿意,但是楚晏许诺他们得到好处。
只要他们的族人参与屯田,他们自己屯出来的田给他们自己种,而且朝廷会提供种子和耕牛、农具,到了收成之时朝廷负责收购这些粮食,这样能多赚一笔。
屯田是许多朝代都会用,战事停下,朝廷依旧要养士兵,依旧要提供粮食和军饷。
国库哪有那么多军饷,后来就让这些士兵屯田种粮。
云州的士兵不多,可地很大,想要改变当地就需要动员当地百姓。
动员百姓最重要的目的还是改变当地的百姓生活。
朝廷需要粮,天下很多很多百姓需要粮,每年都有逃荒的流民。
岭南偏僻,可气候很适合种粮,而且有很多地。
屯田对朝廷有利,对当地的赋税有利,对当地的发展有利。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为了这件事楚晏和崔瑾忙到不可开交。
崔知意作为女眷也没闲着,换上漂亮的衣服去找一些人。
荒田要用上,山地也要用上,她要在这个地方种上桑树,养上蚕,织出绸缎。
得亏穆母临走把她这些年衣服都给她,绫罗绸缎样样齐全,其中好看的衣服太多太多。
没有女的不喜欢漂亮衣服,尤其是这个未开化没见过太多好东西的女性,
漂亮的衣服,柔软的布料,有的料子走起来还能看到极美的浮光。
比起楚晏和崔瑾,崔知意可以说很快就靠着漂亮的衣服和别人爱美的心思说服一些人。
为了给她便利,楚晏和崔瑾给她一座山当做试验地,这后门走得那叫一个顺利。
有地有人就要有树苗,崔知意花了不少银钱派人去买长了两年的桑树苗,这样能赶在多雨的季节把树种下,这样很快就能采摘桑叶养蚕。
同时开始开山,该砍的树砍了,该除的草除了,该做的准备都做了。
崔知意忙得如火如荼,抽空处理了穆子昭送来的信。
在信里穆子昭说可以同意让易婷婷成为外室,但是不同意穆晨成为外室子。
不过作为补偿,也为了保证她和孩子的利益,可以把自己私库都交给她。
任何世家只要正经嫡子都会有私库,不归自己的夫人管。
把私库交给她就相当于把钱财都交给她。
同样意味着他以后要是想用钱是要跟她支钱的,包括以后养外室的钱。
他给她保证,保证她和孩子的以后,还把易婷婷的开支交给她处置,看起来诚意十足。
崔知意知道他是下了血本,可她满脑子都是自己要在这里种桑树,要养蚕,要用蚕丝织出绫罗绸缎卖出去,哪里会肯回到穆家。
她让程刚继续回信,说条件不变,若是做不到就不要联系。
说了这些话后她继续忙着自己的事儿。
穆子昭知道她再次拒绝后,已经没了耐心,尤其是听到她跟楚晏关系不浅时,一种被背叛的羞辱烧得他砸了一个桌子。
喜欢锁深闺请大家收藏:锁深闺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