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们编书是因为他们在云州待了很长时间,对这里的文化和百姓有一定了解,他们还曾是科举入仕的文官,可以根据对这个地方的了解编出适合这里的书籍,然后开始授课。
这些流放的人已经能很利落地说出当地的语言,官话自然不用说,才华也不用说,用来当授课先生是极有利的事情。
选出来的这些人不用再干苦力,眼看楚晏给他们机会,抓住机会废寝忘食地开始编书。
不是所有流放到这里的人都能获得这样的机会,一些罪大恶极身负人命或是贪赃枉法的人,只有继续做苦力的份儿。
编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用来教人的书。
因为这事,楚晏开始很少回家,忙完自己的事情就跟这些人在一起讨论些什么,就连崔瑾也一样,本身就在翰林院当修编,也算是做回老本行。
不过长安城是长安城,云州是云州,他能给的意见不多,还不如这些人被流放的人。
即便帮不上什么忙,可这件事事关重大,他也想从这些人这里了解云州这个地方,也跟着待在那儿。
因为他们不常回家,最后小崔瑜跟着去了。
楚晏一看索性就让小崔瑜也待在这里,一来是现成的孩子,孩子的意见有些作用,还有人盯着他功课是好的,二来是他知道崔知意也忙,孩子皮实爱折腾,就让孩子留在这里。
聪明嘴甜又活泼的孩子,没人会不喜欢,小崔瑜可以说在那里过得风生水起,不少人抢着要教他。
宅子里男人都忙着,崔知意索性忙着自己的事情。
男耕女织,各司其事。
男耕由楚晏和崔瑾在忙,女织由她开始努力。
大家都忙着,忙到没在意程刚。
只有程刚看着一日日变化的崔知意,有些接受不了。
他不明白这样的日子有什么好?
她身上丝毫没有曾经穆家少夫人的样子,来往的人也不再是达官显贵的世妇,而是普通百姓。
在岭南大多是这样,在这里当官的就没有家世好的,也不会是什么非常富裕的人家,来到这里当官其实没什么当官的风光样儿,因为地方穷又偏。
像是一些富裕城镇当官的,当地会有富绅,会有文化人,会有当地的氏族,官夫人会跟这些人家的夫人来往,赏赏花,聚一聚,参加一下宴会。
可在云州当地并没有什么富绅,也没有盛大的玩乐场所,只有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她宁愿过普通人的生活,也不要回京城,脸上的笑容比在穆家的时候多了太多太多。
多少人机关算尽都要过贵妇人的好日子,崔知意却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来到这里当农妇。
她甚至放弃马车,开始入乡随俗,坐过没有棚子只有一块木板的牛车驴车。
后来也不知道怎么想的跑去学骑马,没过多久就骑得有模有样的。
哪家的少夫人会坐牛车驴车,哪家正经姑娘会骑着马出去溜达。
看着乐不思蜀的她,他是真的觉得这女的不是享福的命,放弃他主子那样有前途有家世的好姻缘不要,偏偏要来这个鬼地方过苦日子。
穆家对她多好,掌家权给了,庄子给了,铺子给了,各种好东西送到揽月阁。
就连他主子也时常低头,这样的日子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她不要就算了,还弃之敝履。
简直就是蠢到不可救药。
在程刚的不满下,时间一天天过去,他看着崔知意一点点融入这里的生活。
就在她融入这里的生活时,一封信送到楚晏手里。
楚晏刚忙完刚下工,正准备跟这些先生讨论一些编书的细节,一人匆匆过来,送来一封信。
本来没在意的楚晏打开信,直到看到信的内容脸色变得严肃。
穆子昭调查楚家,之后找去见了崔母一次把人气晕,紧接着让穆家的商队带人前往云州。
“几位先生,我回家一趟。”
几位编书的人一看楚晏收到信后严肃的表情,什么也没说。
楚晏本来想先找崔瑾,可人家办事还没回来,索性直接回宅子。
快到宅子时,视线很容易就发现宅子对面一个开着窗的房间,窗边是一直盯着崔知意的程刚。
马蹄声响起,站在窗边盯人的程刚听到马蹄声就知道是楚晏回来了。
楚晏的马是千里马,整个朝廷拥有的千里马少之又少,楚晏这样的品级按道理来说分不到。
不过听说他在战场上擒获驯服的,自然归他。
敌军的战马就是这样,在战场,谁有本事擒获驯服就是谁的。
他的这匹马,在千里马中都是上品,光听声音就不是凡品,只要是稍稍懂马的人都能听出来。
程刚望过去,以为楚晏会跟往常一样目不斜视回宅子,可这一次,楚晏把马停在楼下,抬头看他一眼。
那一眼一闪而过,仅一个眼神就让人不寒而栗,好像被一只苏醒的狮子给盯上。
人已经进了宅子,程刚还沉浸在刚才看到的眼神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