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姑娘,许久未见,过来叨扰了。”
崔知意笑得客气把人迎进来。
“周夫人,周姑娘请坐。”
周夫人瞧着崔知意落落大方的模样,想到儿子的嘱托,眼神变得热络起来。
他儿子跟故友打听了崔家在京城的事迹,原本以为被发放岭南为官的都是被别人打压的,结果并不是,这一对兄妹都是不能小看的。
朝廷每年都有被贬黜的官员,这些官员得罪人,被弹劾,于是被贬到很差很差的地方为官。
云州就是这样一个破地方,别人做生意都不愿来这边,环境又差,没想到还有人自请过来为官,一来还来两个。
来就来了,还带来一位姑娘。
这位姑娘来了还引来了一些人,连商队都来了。
眼见这位姑娘不简单,就去查了查。
这一调查,发现崔家门户虽小,可事儿不少。
崔知意嫁进穆家多年,不仅掌握着穆家的庄子和铺子,还受邀参加各种聚会,听说名声极好。
崔瑾也不差,本来只是籍籍无名的一个学子,却进步神速,一举成为上一届科举的探花郎,听说在京城混得很好。
崔瑾是自请前来云州的,这一举动所有人都不理解,但是根据打听到的情况,崔瑾没有得罪人,听说有人还想捞他回去,说不定什么时候又被调回京城。
根据打听到的情况,崔家兄妹是他们周家如今能接触到的人里面最好的。
崔知意在京城命妇圈子辗转多年,对那里的情况非常了解。
若是娶了她,等回京之后就能顺利进去某些圈子,最重要的是能靠着崔知意这些年积累的人脉为她儿子打通仕途之路。
还有她的女儿,女儿已经到了待嫁的年纪,他们周家对京城的情况不了解。
不知道没关系,崔知意知道就行,到时候给她女儿选一个好夫家,嫁一个好人家,以后他们就算是在京城站稳了。
再嫁之身无所谓,年纪大一点无所谓,京城那些世女他们周家够不上,但是够上这么一个曾经是京城命妇的崔知意,是他们运气好。
周母越想越满意,看崔知意的眼神带着一丝贪婪,好像已经看到周家在京城风光的样子。
周家小姐看到自己母亲不加掩饰的表情,立马扯了扯她的袖子提醒。
周母换上和善的表情,热络地拉着崔知意的手。
“你兄长还有楚大人因为编书的事情分别上了折子,多亏了他们我们周家得到赦免,说是等编书之事解决后,再论功行赏,我都不知道怎么感激你们,这是我最喜欢的镯子,你肤白,戴着好看,我给你戴上。”
说着周母就要把手腕上的镯子取下来套到崔知意手腕,吓得她立马伸手按住周母的手,防止她把镯子褪下来。
“夫人可不能这样,兄长他上折子是他分内之事,况且他做的那些事儿是他的事儿,您送我镯子算什么,我可不能收,您赶紧收回去。”
她能不知道这个镯子意味着什么吗?之前就听过周母手上的镯子是以后要给儿媳妇的,宝贝得很。
这个镯子绝对不能碰。
“崔姐姐,你就收下吧,母亲很喜欢你,你兄长又帮了父亲和兄长很大的忙,我们一家实在是没什么能感激你们的,就只有这个镯子,你若是不收下,我们一家饭都吃不下。”
崔知意抗拒得更厉害,吓得连连拒绝:“周夫人,周姑娘,把镯子收下就轮到我跟兄长吃不下饭了。”
“本来帮你们这事只能算公事,是兄长公事公办,可若是我收了你们送我镯子,这可就算私情了,到时候被人发现周夫人您宝贝一样的镯子戴在我手上,别人一纸诉状告你们周家收买,又告兄长受贿,到时候害了兄长,我就是死也难辞其咎。”
收买?受贿?
眼看周母跟周家小姐吓得不敢有动作,崔知意这才松开手。
“夫人,安置院里谁不知道你这镯子是祖传的,说是准备送给儿媳妇的,您现在说是感激我送我这个镯子,这要是被人发现我可怎么解释?”
“您赶紧收好,以后留给周公子的夫人,周老爷和周公子编书有功,想来朝廷很快会让你们回京,等回京之后好好给周公子相看人家,周公子文采斐然,一表人才,肯定能娶一位好姑娘,到时候周公子有了好事,夫人可要写信过来,让我也高兴高兴。”
崔知意说着望向崔家小姐,笑着说:“周姑娘也到了年纪,京城好儿郎多得是,等周公子娶了夫人,让你嫂嫂给你选一户好人家,届时一家人都在京城,你们的好日子在后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