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娘一听转身出去,很快拿了几块料子进来。
“这是织出来的丝绸,花样是姑爷亲自画的,说是北境那里盛开的很漂亮的小花,老奴拿过去给织绸的师父,师父一看这花纹特别高兴,研究了一个多月尝试各种织绸办法,终于织出满意的花纹。”
崔知意看着送过来的丝绸,看着上面隐隐浮现的花纹,抬眼望着奶娘。
“他画出来的花纹?”
楚晏一个穿衣服只穿黑色不带花纹的男人,却画出这么别致的花纹,她怎么不信呢?
奶娘想到楚晏对桑山那边的关心,眼睛笑得都看不见了。
“真是姑爷画的,自从小姐你去了邠州,老奴虽然时时前往桑山那边去,可总有顾不上的时候,姑爷只要回来就会去桑山看一眼,有一次听说织绸师父说想要新的花纹,但是不管怎么画都不满意。”
“当时姑爷没说什么,回来后房间里的烛火就亮到半夜,第二日就把三个花样交给老奴,让老奴交给织绸师父看看行不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小姐你是不知道,织绸师父一看到花纹别提有多高兴,说花纹一点毛病都挑不出,若是能在绸缎上织出这种花纹,一定深受夫人小姐的喜欢。”
“等到绸缎织出来了,织绸师父立马安排人赶制这三样花纹的绸缎,各种颜色的都有,马上就能赶制出第一批。”
看着手里的绸缎,崔知意立马把碗里的饭赶紧吃完,她要去看看,看看各种颜色的成品。
她是完全没想到楚晏还会这些,不过想了想,又觉得毫不意外。
楚晏当初在京城是出了名爱俏,只要是他穿了什么样式的锦衣,京城的绸缎庄立马开始赶制同样的花式。
听说楚晏看不上一般绣娘绣的衣服,为此楚家有专门的绣娘,而楚晏会给出花样,若是有不满意的会提出修改意见。
这是传闻,她当初没信,实在是关于楚晏的传闻太多,真的假的都有。
现在想想,说不定是真的。
时隔三个多月,崔知意再次回到桑山,进入桑山下养蚕缫丝织绸一同进行的……庄子。
看着已经变样的房子,崔知意再次愣住,奶娘立马解释。
“小姐你走后大爷和姑爷都来过这里,实地调查了周围,又跟各个师父聊了一下,聊过之后他们很快就开始商量,让人砍树的砍树,建房子的建房子,建着建着就建成这样了。”
崔知意看着这么大的庄子,跟着奶娘在庄子里转着,听着奶娘给她介绍哪里是蚕房,哪里是缫丝房,哪里是织绸的地方,最后带着她来到存放丝绸的房间。
“这是存放丝绸的房间,房间是姑爷跟师父根据当地气候修出来。”
“当地多雨,若是没修好仓库容易生虫,当地气温湿润,若是房间没修好,绸缎容易受潮变形生霉,严重点会毁了所有丝绸,为了更好的保存,这些存放绸缎的箱子是香樟木,防虫防潮,还有墙体多糊了一层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听说能防虫,还能防雨,哪怕到了雨季,这里也不会受影响。”
“……”
奶娘不断说着,崔知意看着看着,震惊之余突然想起一个问题。
“奶娘,这里花了多少银钱?存银还有吗?”
说着崔知意瞧着奶娘,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
一趟邠州之行花了不少银钱,小崔瑜从杜家得到的见面礼留了一半给楚父。
剩下的交给她。
她回了一趟京城,为了父母离开京城回老家打点一些事儿,又让刘奶娘和彩虹去邠州,加起来花了上千两。
还有穆子昭送到崔家的东西,一些东西用过,照价赔偿,又补上去上千两。
不过穆母给她送来成婚贺礼,是银票,足足五千两,算下来她赚了。
邠州之行加上京城之行,除开花出去的,她还剩下……
崔知意掰着手指再算,算自己银钱够花多久。
存款都用了,好在绸缎织出来了,马上就能运出去卖掉。
“小姐放心,有大爷和姑爷出面,没花多少银钱,小姐你留下的那些银钱还剩一半。”
已经做好最坏打算崔知意停下掰算的手指,又一次望向奶娘,觉得她在跟她开玩笑。
就算木材是山上砍的,可这么大的地儿,这么大的建筑,该用多少人工,多少日子才能修好,其中还有针对养蚕缫丝织绸特意弄的大空房子,哪一个不花钱。
根据她一开始在桑山下建的房子来算,按照面积,她的存银不仅花光,还要楚晏和她兄长贴钱进去。
现在说存银还剩一半,她怎么可能相信。
“小姐,老奴没骗您,您要是不信,回去老奴就把账册整理一下交给您,再把存银一并交给您,修建庄子的人是姑爷找来的,砍木材是开荒的士兵做的,他们还把木材运到这边。”
“周围不平整的地方,也是士兵填平,建房用的那些土啊瓦片啊,能不用钱就不用,总之这么大的庄子,真的没花多少银钱。”
“对了,桑山也扩大了,那些开荒过的山,已经种上桑树,再过几个月就能采桑叶养蚕,到时候能养更多蚕。”
“还有还有,小姐过来时应该看到护院,都是姑爷安排的,这庄子里里外外都被姑爷安排妥当,他说这是小姐您的心血,不能出意外。”
喜欢锁深闺请大家收藏:锁深闺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