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要不要给夫人写信?夫人若是知道您有了孩子,估计会早早过来照顾您,到时候加上一个杨婆子照顾,最为周全。”
亲娘才是娘,姑娘家怀孕由亲娘来照顾,更尽心尽力,也能多学学过来人的经验。
崔知意摸着肚子,摇摇头。
“先不告诉她,她跟父亲刚刚辞官回老家,眼下好多事情要忙,若是这个时候告诉他们这事儿,肯定要折腾着过来,他们已经一把年纪了,不想还没安稳就四处奔波。”
云州环境不太好,蚊虫是真的多,为了减少家里的蚊虫,隔一段时间就会进行一次消杀,她不放心父母过来。
“奶娘,庄子那边麻烦您多跑几趟,眼下桑叶疯长,几天就能采一茬,趁着这个时候多养些蚕,要不然到了秋天之后桑叶生长没怎么快,到时候蚕丝产量会减产。”
奶娘:“小姐放心,养蚕的师父也提了这件事,正准备把空出的房间也用来养蚕,不过养蚕需要不少人盯着,夜里要起来几次添加桑叶,不能饿着,养蚕师父说需要多招一些人,然后采用两位老人带新人的方式喂养。”
“就按照师父们说的做,只要是师父们提的意见或要求,都要好好配合,还要多关心他们,别怠慢了人家。”
这些师父不是本地的,是拖家带口请过来的,需要好好对待。
奶娘去忙了,崔知意开始想宅子里的事情。
庄子那边需要多招些人,家里也要找人过来。
奶娘宅子庄子来回忙,一个人顾不过来。
只是在这里想找好的侍女不容易,这里都是本土老百姓,有房有地,不像京城或是其他地方一样总有人被卖到那个地方。
这里没有伢坊,不像在京城,若是想要下人派人去一趟,提出要求,第二日人家牙婆就会带着符合要求的人来到府里供人挑选。
说到底还云州就不是繁华城镇,更像是农村,一个距离繁华城市很远的农村,一个固步自封很少有人离开也很少有人进来的封闭农村。
长安城有很多地,这些地都掌握在权贵或是富商手里。
云州有很多地,比京城还多,这些地都是老百姓的,这里的百姓虽说清贫些,可没有压迫,没有抢占他们的地,他们更没有必要去伺候别人。
庄子那些人也不是下人,没有卖身契,只是帮工,签了契书的帮工。
她知道这里的情况,知道找个会伺候的人不容易,可她非常需要。
封闭农村的怀孕妇人可没有请人伺候,只有在快生产前一两个月或是生产后的一两个月里会有公婆或是娘家母亲照顾,其余时间都跟平时没什么两样,该干活还是要干活儿。
她身体不错,但是跟她们一样怀孕还一直干活,她做不到。
哪怕她再怎么想要适应这里的生活,依旧保留被人伺候的习惯。
必须要请帮工,她已经这个年纪,楚晏马上三十岁,楚父还等着抱孙子,她不允许孩子有一点意外。
有了决定的崔知意开始为肚子里的孩子做准备。
——
“老大,这么晚了还是明日再回去,你都忙了好多天,就是铁打的身子也受不了,好歹休息一晚再回去,再说这一路上黑灯瞎火容易出事。”
“加把劲训练,等我回来要看到进步。”
说完楚晏骑上马就开始回家。
他已经好些天没回去,这会儿只想回去。
以前没有这样迫切,如今只觉得留在家的时间不多,不管多晚只要完成训练就要回去。
夏夜里蛙声一片,一人一马回家。
距离上次回去已经过去十来天了,水军的训练还不够,接下来可能会拖得更晚才能回去。
这些水军都是军营中人,平时只是当步兵训练,也当守城军,有时候还会负责屯田种粮,隔一段时间就会打着执行任务的名头带去训练。
中原地大物博,临海的地方很多,一年前收到消息,西海那边国家正在蠢蠢欲动,他们没有发动战争,正在试探性搞一些小动作。
中原并未训练出水军,对方也发现这一点,小动作越来越频繁。
因为只是小动作,朝廷大多官员不在意,认为两国隔海,就算要侵略也要来到他们的土地,到时候打一仗,完全不怕。
这是文官支持的,如今国库并不算充盈,各地都写折子进京要钱。
修路,建新的衙门,修水渠,修水坝……
这些都要朝廷拨款,而且都是文官负责,其中还有利可图。
各地要钱的太多,朝廷中众多官员都支持这些利国利民的政策,除了军用。
因为无战事,文官极力反对在军队上多花钱,花一大堆银子去训练水军更是不可能。
用不用得上先不说,主要是用于军队的银两很难动手。
想到如今朝堂的局面,他身为一个武官什么也做不了。
不仅是他,京城其他武官包括当今圣上,都受制于文官。
文官利民之策为先,让朝廷拨款光明正大训练水军相当于听风就是雨,没什么人会支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他现在做的事就是偷偷训练,为将来做打算。
这是他的任务,秘密任务。
他有种预感,西海那边三年内一定出事,训练水军的进程只能提前不能推后。
想到这些楚晏骑得更快,接下来他会很忙,回家的机会更少,想想都觉得愧对她。
夫妻间在一个地方却聚少离多到这地步也是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