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奴是了解夫人的,姑爷自从跟您成婚以来,从未正式拜见过他们,就连逢年过节送回去的东西,都是小姐您安排的,可以说姑爷根本没为老爷和夫人做过什么,这也是他们至今没有接受姑爷的原因。”
“归根结底还是前姑爷做的太好,哪怕老爷已经辞官回老家,前姑爷逢年过节会送东西去问候,都不是什么贵重的,但是心意很足,反观姑爷,并未做出令老爷夫人满意的事情,他还十天半月不回来,让您处理家里乱糟糟的事情。”
看到崔知意脸色变得不好,奶娘没有停下。
“小姐别说老奴说话不好听,夫人就是这样想的,哪怕您三令五申不要接受前姑爷的东西,可夫人耳根子软,而且极容易拿人家手软,别人一送她东西,她就不好意思拒绝人家。”
“有了非常会做人而且对您依旧没死心的前姑爷相比,夫人自然会拿两位姑爷作对比,越对比越觉得咱们这位姑爷没那么好,这才一直不愿意过来。”
直白的话让崔知意再也笑不出来,过年的高兴都没能让她高兴。
奶娘说得没错,她母亲就是不太喜欢楚晏。
楚晏可以是兄长的良师益友,但是在她母亲眼中不是一个好女婿。
在她母亲眼中好女婿就应该是穆子昭那样的,重情重义,哪怕和离之后依旧无比关心他们。
就像奶娘说的,她母亲是个耳根子软的人,判定一个人好不好就是会不会关心,会不会送东西,会不会逢年过节问候。
这些穆子昭都做到了,而楚晏没做这些。
“随她吧,该说的我说了,该提醒的也提醒了,可我一旦不在,她就会忘掉我说过的话,至于穆子昭那边,说了那么多次依旧我行我素,我管不了他。”
她知道穆子昭在弥补,若是不做点什么,他会陷入深深的自责中。
他知道她不会接受他的任何补偿,所以从父母那边补偿。
对于他这样的行为,她既管不了他,也管不了母亲。
“时间差不多了,孩子该喝奶了,奶娘去喊孩子他爹把孩子送回来。”
奶娘一看时辰,真是有点晚了,正要出去屋外就传来脚步声和孩子咿咿呀呀的声音。
奶娘把门打开,楚晏正好抱着两孩子进来。
养了快一个月的孩子已经没有出生时皱巴巴红彤彤的样子,加上崔知意每天吃的东西都是母体好,对孩子好,所以奶好。
奶好了,孩子就养得好,这还不到一个月就重了3斤多。
3斤多看起来不多,可孩子小,这3斤长得非常明显,可以说长大了将近一倍。
楚晏抱着孩子在外间暖暖,等身上的寒气散了才抱着孩子进来。
崔知意笑着接过孩子,奶娘也抱着一个孩子,把孩子送来后楚晏就在外间等着。
若是只有夫妻俩看孩子,楚晏会帮忙,可若是有奶娘或是杨婆子在,他不会在里面看着媳妇喂奶。
房间里崔知意看着睁着眼睛喝奶的孩子,怎么看怎么稀罕。
孩子长大了些,皮肤变白了,瘦巴巴的身子长肉了,怎么看怎么可爱。
孩子半个月时还被亲爹嫌弃长得丑,这半个月算是争了口气,小脸软乎乎的,越长越好看。
孩子吃饱已经是一刻钟之后的事情,吃饱喝足的两小家伙像是困了,抱着排气的时候已经闭上眼要睡觉了。
楚晏抱着孩子排气后就把孩子放在屋里的小床上。
孩子一般不跟他们夫妻俩睡,有专门的房间,杨婆子和奶娘都会帮着看着。
眼下杨婆子回了家,王绫也回去跟家人过年,孩子跟夫妻俩睡在一张床。
“奶娘,时间不早了,您回去休息吧。”
奶娘看着乖乖睡着的孩子,转身出去。
夫妻俩看着睡得正香的孩子,熄灭了两盏烛火,只留下一盏在里间。
为了方便照看孩子,孩子的小床被移到床边,夫妻俩没有多做其他,准备睡觉了。
昏黄的烛光下楚晏看着先上床的她,开始有些心猿意马。
不过很快就把心思压下去。
这些天日日回来,学着养孩子的同时也知道很多生产后妇人的情况。
她还在坐月子,调养身子为重,不能为了自己舒坦就无视她的不方便。
好在他不算重色,等她养好身子再说。
——
年节过了,崔知意也出了月子。
出月子这天,杨婆子用生姜和艾叶煮水给崔知意洗头洗澡。
生姜艾叶都是有味道的,崔知意不是很喜欢,但是她很清楚这两种东西煮出来的水洗头对她目前的身体情况有很好的作用。
生姜艾叶煮水洗澡是大夫都推荐的。
生姜驱寒,眼下是冬季,她不能受寒。
艾叶具有理气血、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等作用,有利于产后身体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