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苦人家的孩子参军能活着多不容易,好不容易赚了功名,最应该做的就是让过得很苦的家人过上好日子,而不是为了一个女人。
一个功名可以换取一家过上好日子,除非这人对王绫能付出一切,觉得王绫比全家人更重要,否则没人会用军功换王绫的民籍。
崔知意叹了口气,情绪有些低落。
“你说说为什么要牵连小辈呢?长辈犯的错,小辈完全不知情,结果全家无辜老少都要被牵连,最可怜就是族中的姑娘,明明身处后宅,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没做,却会沦为官妓,供人玩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我是真的不理解为什么罪犯的子女要遭受这样屈辱,明明可以没收所有家产,成为庶人,或是直接赏赐给某些有功之臣当妾室,或是入宫成为宫女,哪怕成为奴籍也好,也算是保住了清白。”
“有多惩罚手段,偏偏要让这些无辜的姑娘连清白都保不住。”
…………
官员犯罪后宅姑娘要承受最恶毒的惩罚,想到王绫那样好的姑娘却要这般可怜,她心里就越发不好受。
最近跟王绫关系亲近起来,人家跟她说了王家没出事之前的事情。
王绫说本来王家跟京城司马家关系不错,两家关系好到总说要给儿女说亲,王绫就是总被说的一个,因为司马家的夫人很喜欢她,想让她当儿媳妇。
可想王家出事,一家人被流放,就这样从王家小姐成了流放之女,跟司马家也没有联系。
王绫说过司马家那位等长大一定就会说亲的公子哥,她记得这个名字,是去年春闱中考中新科进士的公子哥。
听说此人品行端正,才情也好,去年六月回京处理和离之事时,据说已经娶了姚家的姑娘。
能被姚家看上,足见是个好的。
若是王绫没出事,说不定嫁给这么一个青梅竹马。
可惜啊,好好的姑娘就这样被牵连,什么也没了。
头上一沉,他的手落在头上,摸摸她的头。
“一人犯罪,牵连全家,这是为了警告朝廷官员不要犯法,否则全家都没有好下场,你要知道朝廷官员掌握太多权力,他们若是做点什么,很难监督,若是没有能压制他们贪权敛财或是作恶的人质,天下会大乱。”
“任何一条国法都有其道理,不能光从不好的一面说,惩罚力度若是不够,起不到震慑作用,至于为何让无辜姑娘成为官妓,这一点可以说是制定这条律法的人带着私心。”
“律法是男人制定,是否立法也由男人制定,至于女子,完全不能参与,再反对也没用,想想曾经高高在上的世家女沦为官妓,专供官员享乐,可不比外面小小青楼姑娘要来的干净有面子。”
这话很残酷,很不道德,可这就是实话。
当初立下这条律法的人,就不是一个好人。
不是好人也没用了,他只知道这条律法不会被推翻,因为朝代更迭了一代又一代,哪怕这条律法是糟粕,依旧稳稳留存下来。
——
屋外的王绫听着屋里的谈话,转身没有去打扰。
楚晏说的没错,她能走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嫁人,让丈夫帮她。
嫁人?
在云州,能立功的人可没有几个,起初她想从楚晏身上下手,可这个男人惹不起,只能放弃。
她其实还有另一个目标:崔瑾。
她观察过崔瑾,是个很护短的人,有志向,最重要的是这人没有楚晏那么难搞。
只是她不敢乱动,怕会让崔知意和楚晏不高兴。
她怕做了一个坏的决定会把自己的退路堵死。
而且她有自知之明,她什么身份,崔瑾什么身份,身份天差地别。
想得很烦的王绫深吸一口气,压下情绪,换上温和的模样继续忙着。
要稳住,可以试探性接近崔瑾,但是不能过分,借此看看崔知意的态度。
她必须在崔知意同意之后才会接近崔瑾,否则她不敢冒险。
说实话她是真的怕崔知意不要她,怕崔知意会嫌麻烦,到离开的时候抛下她。
她想做两手准备。
王绫心里有了决定,开始忙碌起来。
楚晏回来,到了晚上崔瑾也回来,一家人吃了饭,饭后两男人齐聚书房商量事。
“我刚接到消息,河州那边闹水患,不仅庄稼被淹,房屋也冲毁了不少,灾民已经开始往其他地方迁移,朝廷至今没有动静,不知道是消息没传到圣上面前还是有人瞒着此事,若是不加干涉,怕是又会闹出不少人命。”
两人都收到消息,都知道这一次水患很严重。
“河州距离云州十日路程,算下来比去京城近,咱们这边正好种了不少粮,再过一个多月又要秋收了,咱们要不要把存粮运到那边应应急。”
楚晏没说话,在想崔瑾提的应急办法。
任何官员在任期无诏不得离开,但是有些情况除外,比如天灾。
有地方闹了水灾,就近的地方政府可以有所行动,比如开仓,运粮到受灾之地救急。
这种事只要在事后上一道折子就可以解释清楚,不需要受任何谴责。
这一次河州出现水患,情况确实危急,朝廷确实动作缓慢,若是没人帮河州的受灾百姓,真的会死很多人。
“这事需要好好商量,运粮救灾事大,咱们云州的事儿更大。”
“如今京城那边没什么人盯着云州,觉得咱们翻不出什么浪,若是这一次开仓送粮,一定会被人注意到,到时候咱们怕是不好过。”
崔瑾一听有些烦躁。
“帮也不行,不帮也不行,你说该怎么办?”
河州出现水患,遭灾面积很大,若是不加以帮助,死的都会是家园被冲毁庄稼被淹的苦命老百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他们能尽一些微薄之力,却怕被盯上而畏手畏脚。
“或许,我们可以让知意出面。”安静中楚晏突然开口。
崔瑾不解:“你是说咱们找人运粮食过去,以知意的名号,可我们要动的是粮仓,朝廷随时会派人过来查看的粮仓,这些粮食可都是明明白白登记造册,一旦私自动粮仓,咱俩的乌纱帽都别戴了。”
她妹妹有丝绸,可没有粮食,动用粮仓的粮却以他妹妹的名号送过去,这事儿若是暴露,所有人都要倒霉。
他妹妹如今还怀着身子,可不能发生意外。
“这事儿我来想办法,眼下河州的水患越来越严重,朝廷一直没动作,等他们有动作就来不及了,不管怎么样,粮食必须送过去。”
说完楚晏起身,转身回房,准备跟他媳妇儿商量一下。
楚晏回到房间时崔知意正好洗漱干净,王绫正在给她绞干头发上的水。
“下去吧,这里不用你伺候。”
王绫一听放下帕子,转身离开把门关上。
人一走,楚晏拿过帕子,继续帮崔知意擦干头发。
“云州十日前发生水患,几十个村子受灾,受灾严重的整个村子房屋被淹,眼下朝廷还没用动作,我跟你兄长商量了一下,想开仓放粮,好让河州百姓能等来朝廷的救灾。”
“只是出于一些原因,我们不愿意让外人知道粮食是云州捐的,所以想了一个办法,就是以你的名义把粮食送过去。”
眼看她急着想说点什么,他打断她要说的话。
“你先别说话,听我把话说完,受灾的百姓只会越来越多,若是不加以制止,会死很多人,至于让你拿着当地粮仓的粮食送过去,我会给你找出一个由头,但是有一个要求,是希望你能带一些灾民来云州安家。”
他已经说完,崔知意脸色变了又变。
“不会有灾民愿意来云州,他们的家园可以重建,那是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谁会愿意离开那里来到云州这个环境更差的地方,我可没有那样的嘴皮子,说不动他们。”
“另外,你看看我的肚子,你觉得我去合适吗?”
楚晏:“我不是让你亲自去,我们会负责亲自送过去,但是以你的名义,同时会以你的名义劝他们来云州定居,简单来说就是你什么都不用做,我会安排人做这些。”
崔知意越听越糊涂,她这是怀了孩子开始变蠢了吗?一点也听不明白,不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听不懂,不过你想好的话,那就去做,到时候要我怎么配合你都可以。”
听不懂没关系,不理解也没关系,她只要相信楚晏这个人就可以。
她相信他不会害她,相信他这样做一定有自己的意思,她也没必要问的太清楚,支持他就好。
楚晏看着她全然信任的模样,准备的其他话就这样没机会说出口。
他准备了很多话,想着说服他,如今是不需要了。
“你就这么相信我,不怕我打着你的名号做什么坏事。”
他知道她是一个很爱惜羽毛的人,因为和离过,因为是二嫁之身,所以她很珍惜现在的名声。
她不会做损害自己名声的事情,也不允许任何人打着她的名号去损害名声。
就像崔母,在两家和离之后依旧接受穆子昭的殷勤,听说礼品收了很多,多到会被人闲话的地步。
她回京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些东西送回去,就怕别人会说闲话。
这样的她却在刚刚把名声放在他手里。
喜欢锁深闺请大家收藏:锁深闺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