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走过去,陆绎看到顾晓兰脸上有了笑容,心里也好受了一些。
她们这边吃饭,顾福升他们说着附近几个区的规划和发展,感叹这里的效率和速度。
陆珩和陆钰带着安安在一边玩。
顾晓兰对着谭金秋道。
“嫂子,这里条件这么艰苦,要不我把陆珩和陆钰带回去住几天,等开学了再给他们送回来!”
现在可不是后世,有钱了哪里都可以上学,现在什么都是要看户口的。
陆珩和陆钰现在的学校,都是顾福升和陆绎共同想办法才办好的!
谭金秋笑着摇头。
“不用!我们住的那个房间是最好的!”
“这新房再有个把月也就起来了!”
“他们两个都大了,跟着吃这点苦有啥的?!”
“饿不着,冻不着的…!”
听谭金秋这么说,顾晓兰也只能笑,她嫂子还是这代人的教育理念。
顾晓兰和陆绎待到下午,才领着安安回去。
之后要是陆绎不在家,顾晓兰隔三差五的带着安安过来。
陆绎也惦记这边,但他一年也难得休息几回,而且他又要履新了,虽然是又升了一级,但是离的却越来越远了,只能家里有什么好东西,都让顾晓兰往这边带,有什么事儿他也会留意着。
时间很快到了八三年,沧海桑田满地耕牛,到车水马龙高楼林立也许需要几十年,也许只需要几年。
顾福升的砖厂不再是一排小窝棚,而是前后两排小二楼。
手下干活的也已经不再是小猫两三只,甚至他的产业也不止是这一个砖厂。
连乔桂英后建的服装厂也已经运营半年有余。
关外落雪之前,顾福升和陆丰特意回去了一趟,把吕老太太和沈老太太接到了这边,打算让她们在这边过年。
和她们一起过来的还有徐巧珍和沈玉良。
因为两个老太太现在快八十岁了,平时都是这两个人照顾。
顾福升虽然把人接过来了,但是让他们照顾,他们是真没时间。
他这一天忙的跟什么似的,乔桂英就更不用说了,服装厂刚起步,一天更是一个顶上三个忙。
要说吕老太太一辈子三个儿子媳妇,一个姑娘,最后借力的居然是后到顾家的徐巧珍。
刘招娣不用说了,刘家没人管她,自己过了那么多年,前年开始分产到户,不再是集体一起干活,她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二壮复原回来也分配到了镇上,三个儿女日子过得都不错,虽然吕老太太之前说过让她们划清界限。
但是也不能真的让他们看着亲娘饿死,可是他们也不想把这个接回去照顾,因为他们太知道这个娘的性格。
把这么个祸害接回去,以后那就是家宅不宁,别想有消停日子过。
最后兄妹三个一商量,按时按月给送钱送粮,让她自己生活。
这是人之常情,吕老太太自然没有说什么,而且现在刘招娣和她娘老牛婆子一样,一时明白一时糊涂,吕老太太也懒得跟她计较。
顾福升和乔桂英这边就不用说了,包括顾福平和李明玉,她们都离得太远。
还有大壮和夏红梅她们,虽然离的近,但是又是孩子,又是地里,又是厂子,也是忙的两边不见日头。
最后留在吕老太太身边儿照顾的只有顾惠兰和徐巧珍。
顾惠兰那边孙辈也好几个,照顾吕老太太跟徐巧珍一比,也有些力不从心!
这还是头两年李老太太走了,要不她那一大家子就够她照顾了。
喜欢穿越六零,荒年日常请大家收藏:穿越六零,荒年日常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