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6章 宦官(1 / 2)

【求仕不成功,李白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继续游览大江南北,增加阅历,丰富自己的情绪。

十余年过去,李白的诗歌越来越成熟,他也因此名满天下。

公元742年,在贺知章和玉真公主的帮助下,唐玄宗知道了李白的才华,宣李白进宫。】

“朕就说朕是个爱才之人。”唐玄宗乐呵呵的笑了起来,他以前没用李白,完全就是他没向自己展示他的才华。

当然也有高力士的错,是以他又幽幽的看了高力士一眼。

高力士会意,立即赔笑道,“都是奴才的错,等李大人进宫后,奴才一定向他磕头谢罪。”

“倒也不必如此,只是下次选人时,得擦亮眼睛,莫要错过人才。”

“是,奴才遵旨。”

【十来年的愿望终于成真,李白诗兴大发,直接吟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诗句。】

“好一个我辈岂是蓬蒿人。”曹操痛饮一杯,遗憾道,“如此狂妄自信之人,可恨不能与之相见啊。”

“天幕说他是诗仙,若是只有这两句,说诗仙似乎有些过了。”曹植很较真,虽说这两句诗很好,但比他好的也不是没有。

就比如陈胜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曹丕:“四弟的结论下的太早了,天幕应当还没把他的诗讲完。”

“不错。”曹操点头,他想李白的生平应该很长,以后肯定有更多佳作。

“不过天幕说唐诗三百首?那为什么没有魏诗三百首?”曹操思维跳跃,想起曹丕建立的魏,也想起自己写的那些诗。

“也不知老夫的那些诗有没有流传下去。”

若是有的话,后人会给他安排一个什么名头?

“儿臣认为会流传。”曹丕仔细研究过那些书籍,里面清楚的写了他父亲的诗在后世流传着,且被很多人背诵。

曹植:“儿臣赞同二哥说的话。”

他父亲的诗曹植都读过,有些东西虽偏离了事实,但确实辞藻华丽,立意深远,很值得人拜读。

“嗯。” 曹操被夸的飘飘然,酒也饮的越来越快。

【李白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

大致意思就是赐给李白镶满七彩宝石的华贵坐具,皇帝更是亲手调和羹汤来给李白吃。

如此,可见唐玄宗李白的欣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