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州大人,”叶飞的话将知州大人从悲伤中打断,“若是叛军得知官家驾崩之事后,有可能会杀回来,所以依在下之见,还是赶紧下令关上城门,并且做好守城的准备。”
闻言,知州大人骇然失色,于是立马派人前往城门,通知守城的将领去将城门关上。
商量了一阵之后,叶飞才带着沈萧清离开了知州府。在回家的途中,见叶飞一脸疲倦,沈萧清便道:“相公,可是还没完全恢复?”
叶飞叹了一口气,然后看着周围来来往往还不知情的百姓们,道:“倒也不是,只是觉得有些累了,原以为叛军撤退,能够缓一口气,歇息调养一阵;谁知突然传来了这个消息,叛军很有可能卷土重来,还不如昨夜叛军没撤退。这一口气松了,想提起来可就难了。”
沈萧清点了点头,深表认同。
“相公,再咬牙坚持一阵吧,最艰难的时候我们都挺过来了。”
当叶飞和沈萧清回到家时,杭州城的城门也已经关上。
见城门关上后,不少即将出城或者入城的百姓都很惊讶,便向守城的士兵们打听。士兵们也不知道皇帝驾崩一事,只说是以防叛军有可能使诈,所以暂且将城门关上,过两日再开城门。
百姓们对此倒是没有什么怀疑,只是过了一阵后,看见越来越多的士兵赶到城门,不禁担忧起来。很快地,关于城门的一举一动便在杭州城内传开,不安和惶恐也悄然间蔓延开来,一时间城内各种流言满天飞。
不少百姓以及城中大户人家的老爷赶到知州府,向知州大人求证。为了避免城内人心惶惶,知州大人便将皇帝驾崩的消息瞒着,说辞与守城的士兵和将领一致;
百姓们信不过知州大人的话,于是又去了城中的叶府找叶飞打听。此事暂时也只有叶飞和沈萧清二人知晓,其他人都一概不知,所以也没什么说法。
而这时候,昨夜撤退的叛军已经到了距离杭州城两百多里地的地方,他们还在一路疾驰,赶着回到湖州,守住他们最后一大阵地。
过了中午的时候,身为叛军首领的方想才打听到皇帝驾崩的消息。得知此事之后,他立马召集来麾下那三员大将。
当听了周成驾崩的消息,其中一员大将张千帆蓦然从位置上起身,冲着朱晨愤然骂道:“那皇帝小儿死了,朝中必将大乱,真是拿下杭州的好时机。”
朱晨不悦地哼了一声,回应道:“我怎知那皇帝小儿会驾崩?难不成张将军你昨晚算到了?”
“虽说我不能算到此事,可昨晚若是听我的,休整两日后再攻打杭州也不迟呀,没必要如此急着撤退!”张千帆怒不可遏道,然后一把踢翻眼前的桌子。
“姓张的,当着大王的面,你敢如此放肆,信不信我砍下你脑袋。”朱晨面红耳赤道。
张千帆毫不退让,道:“不信,有种签下生死状,出去真刀真枪打一架!”
“打就打,来!”朱晨应战。
就在这时候,方想狠狠地用手拍了一下眼前的桌案,厉声咆哮道:“你们够了!大吵大闹的,是否像话!”
看着方想,张千帆和朱晨才有所收敛。
“都给我坐下!”方想命令。
朱晨立马坐下,嘴上一边嘀咕:“大不了再杀回杭州便是,不过几百里而已。”
张千帆正要还击,见方想朝着自己看来,欲言又止。
“张将军,坐下!”方想道。
然而,张千帆没有坐下,而是摘下自己的战盔,放在了桌案上。
“姓张的,你这是何意?”
张千帆单膝跪在地上,对着方想抱拳道:“末将想解甲归田了,万望大王恩准。”
张千帆此言一出,另外三人无不大惊失色。
“千帆!你考虑清楚了?还是意气用事!”方想怒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张千帆抬头看着方想,说道:“大王,恕末将直言,当初攻下杭州之后,末将便曾说过,这绍兴离杭州太近,为了以绝后患,应当尽早集所有之力攻破绍兴。”
“可大王当时不肯听末将之言,而是听信某些平庸之才的话,才导致后来失去了杭州。”
张千帆说到这,朱晨拍案而起。张千帆口中的平庸之才,说的便是他了。
方想回头,怒瞪了朱晨一眼,用眼神逼迫朱晨坐下。
张千帆接着道:“昨夜,大王又是听信了其人之言,再次错失了大好时机。末将已经看出来了,大王一日不将此人赶走,那大业必将难成!”
“姓张的臭小子,老子忍你很久了!”朱晨再次坐不住了,然后抡起袖子,“今日老子若不狠狠教训你一顿,那老子也就解甲归田!”
见朱晨走来,哪怕是自己也难以阻拦,于是方想便对一旁向来寡言寡语的陶童道:“陶将军,快将朱将军拉出去。”
陶童点头,然后起身,对着朱晨说道:“朱将军,出去吧。”
“此事与你无关,别来掺合!”朱晨一把推开了挡在面前的陶童。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随即陶童竟然从怀里掏出了一把匕首,直接刺入了朱晨的后背。
见此,一旁的方想和张千帆二人都惊得呆了。
“陶童,你!”方想冲着陶童怒喝道,然后一把推开了陶童,将朱晨扶住。
“朱晨,你没事吧?撑着,我马上喊军医来。”方想道。
就在他正要走出帐篷时,陶童却将他拦住,面无表情道:“大王,张将军说得没错,留着朱晨难成大业,既然你下了这个狠心,末将将替你代劳了!”
“滚!”方想冲着陶童大吼。
喜欢武林世家赘婿请大家收藏:武林世家赘婿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