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历史上是否真的发生过金沙滩之战?如果发生了,真实的金沙滩之战又是什么样子呢?
所谓的“金沙滩之战”,在历史上确曾发生过,就是着名的“雍熙北伐”。众所周知,后晋的石敬瑭为了当皇帝,把幽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由此遗留下了二百多年的祸患。北宋立国后,确立的统一政策是先南后北,相继灭掉了南方的南唐、后蜀等国后,979年,太宗赵光义亲自出征,发动了对北汉的决战,在宋军的强大攻势下,北汉主刘继元被迫出降,北汉灭亡。北汉虽亡,但幽云十六州尚在契丹人手中,所以,在灭掉北汉之际,太宗赵光义就想乘胜北伐,一鼓作气收复幽云十六州。然而,这种急躁冒进的行为却遭到了惨败,在高梁河一战中,宋军被辽军杀得大败,赵光义大腿中箭,差点成了俘虏。第一次北伐就这样以失败告终。
虽然首次收复幽云十六州战役以惨败告终,但在北宋君臣心目中,幽云十六州这些汉唐故土一直是一块解不开的心结,北宋君臣依然梦想着有一天能将其收复。982年,辽景宗耶律贤去世,其子耶律隆绪继位,耶律隆绪只有10岁,所以朝政由其母萧太后把持。北宋看到辽国“皇帝新丧、母寡子幼”,就打算趁机北伐,收复幽云十六州。986年(雍熙三年),北宋再次出兵伐辽,史称“雍熙北伐”。
金沙滩战役是杨家军打得最惨烈、最悲壮的一仗,杨家七子被辽兵冲散,各自为战,结果“大郎替主把命丧;二郎无力而阵亡;三郎马踏入泥浆;四郎失落在辽邦;五郎一怒当和尚;六郎只身见高堂;七郎乱箭透心凉......”。六郎杨景,字延昭,善使一杆素缨錾金枪;在铜台关追车救驾,官封保灵侯、殿前司左右金枪班都指挥使,娶妻八贤王的御妹郡主柴美容;七郎八虎中唯一在金沙滩一战中返国之人,三关兵马大元帅。后病死于关外。
杨家名将可谓一口金刀八杆枪,令辽兵闻风丧胆,对宋朝可谓居功至伟。怎奈奸臣当道,潘仁美大奸大佞,杨家名将遭到严重迫害。辽国皇帝约请太宗,赴金沙滩“双龙会”,暗藏杀机,兵困行宫。声声怒吼,阵阵击鸣,战车交错,刀光血影。大郎、二郎和三郎战死、四郎和五郎失踪,七郎被潘仁美万箭射死。
杨继业的死,民间传说是潘美借刀杀人,从历史上看这种可能性不大。《宋史》记载,他的死,缺乏作战经验却大权在握的监军王侁要负主要责任。当时西路军的任务是掩护各州人民撤退内地,为此王侁强迫杨业出击(杨业主张用声东击西的打法,遭到王的耻笑)。杨业自知敌众我寡,此战难以取胜,遂要求王,潘在陈家谷口(即演义中两狼山)预设强弩步兵接应。杨业的作战经验丰富,北宋军以步兵为主,对抗契丹骑兵在野战中难有胜算,但用劲弩装备的军阵确实是抵抗骑兵的最佳选择。实战中王侁和另一个监军刘文娱率领的接应人马先是为了争功私离防地,发现战况不妙又狂奔而逃。杨业突破辽军重围,浴血转战到陈家谷口,已经矢尽弓折,却发现接应人马早已逃走,“抚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兵力战”,以疲兵反身迎战。杨部下有老将王贵箭法如神,连射契丹勇士十余人落马,无奈箭尽,只得步战,持空弩犹打杀辽军数人,最后战死,杨业之子延玉,部将贺怀浦等皆死于乱军之中。杨业负数十创被俘,绝食而死。
这绝非笑谈,史书记载,白沟河水竟被宋军尸体堵塞而断流!读者可以发挥一下想像力,这是何等惨烈的战斗!赵云救阿斗时战况之惨烈流传千古,可大将曹彬从白沟河单骑突围时战况之惨烈绝不会亚于长坂坡却默默无闻,这就是历史不公平之处。
辽军歼灭河北宋军之后,立即出娘子关移师山西。此时山西的辽军空前强大,西路军处境极其危险。明智的办法是立即撤退到山西中部的险关固守,以避辽军锋芒,潘美正是这样做的。这说明在杨家将传说里被骂得万劫不复的潘仁美其实是个合格的统帅。如果按照潘美的指挥,杨令公头撞石碑而亡的故事大概就不会发生了,中国也就缺少了一部杨家将传奇。
可就在这时候,在离前线不远处坐镇的宋帝赵光义越过西路军正统帅潘美而对副统帅杨业直接下达了一道不可理喻的命令,命令已孤军深入敌后的杨业且慢撤退,在撤退的同时必须把山西北部四个州的老百姓全部向南迁移。这就是说,要杨业在强大的辽国骑兵的攻击中“顺便”完成大规模“移民”工作,保护担着坛坛罐罐、扶老携幼的老百姓走几百里路回来。这大概是世界军事史上最荒唐的命令之一;与此相似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从新野撤退,也是带着老百姓,结果在长坂坡被曹军追上而全军履没。历史的悲剧不可避免的就要重演了。
赵光义的这道命令一直感到奇怪。从赵光义的文治武功看,明明是个高智商的人,一个高智商的人怎么可能会做出这种几类白痴的重大决定呢?唯一合乎逻辑的解释是杨业之死是一场谋杀,是赵光义要借辽军清除异已。杨业原来是北汉大将,在宋灭北汉时投降了宋朝。宋要北伐收复长城,杨业的北汉降军集团熟地熟路,正好做为开路先锋,让降宋的杨业做宋军伐辽西路军的副统帅就是这个意思。正统帅当然不能给杨业杨老令公,必须由信得过的心腹爱将担任此要职。当时赵光义连灭三个国家,南唐、吴越、北汉,气势极盛。一点也用不着担心杨业集团会有贰心。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曾几何时,全盛时期大宋的天字第一号大将军曹彬竟然兵败白沟河,十万所向披靡的虎狼之师无一生还!〔曹彬除外〕消息传来,举国惊恐。可以想像赵光义当时的震惊和恐惧。史书上记载了他可能是用阴谋手段夺取了他哥哥赵匡胤的皇位,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赵光义是一个极工于心计的人,而不是一个正人君子,宋襄公式的仁义道德与他无缘。当此危难之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要保住皇位,因为他哥哥的儿子,真正的皇位合法继承人就在身边呢。
喜欢酒旗请大家收藏:酒旗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