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兰和鸢尾一边寒暄着一边走向餐厅,一路上诺兰都在好奇一件事情,他在想这么小的旅馆,餐厅会是什么样子?
推开门,映入眼帘的是三张圆形桌子,它们整齐的罗列在诺兰面前。在诺兰的左手边有两扇窗户,那儿各有一张不衬装潢的方形桌子。诺兰选了第二个靠窗的位置,他以为自己是异乡人,还是坐在靠窗的双人位置比较妥当。
他走在两桌的过道之间,有一位长相清秀的年轻小伙正笑着看着他,诺兰注意到了,但并没有与之视线交汇,他这是为了避免年轻人的好奇心,不让自己这么引人注目。
他把乔治奥威尔的小说放在有些陈旧的餐座上,扭开保温杯的盖子,打算喝一口茶暖暖身子。当他准备喝的时候却停住了,他觉得有些不对劲,保温杯里的茶每次都应该是滚烫的,而这次却是凉的,他忽然想起刚才和鸢尾谈话的情景,那时保温杯一直都在柜台上,自己应该没有打开才是。
他看着保温杯里沉浮的几片茶叶,皱起眉头暗自想着。
这时,他恍然抬头一看,一个不大点的孩子站在他面前伸出舌头做了一个鬼脸,然后很慌乱地跑开了。诺兰的视线追着孩子跑到门口,看见一位身穿红色连衣裙的女士向他走来。诺兰瞪圆了眼睛看着她,她是自己在楼梯口擦肩而过的那位女士——刘建英。
“先生您好,不介意的话,我可以坐在这里吗?”她用英语礼貌地问道,还面带笑意(是一种让人无法拒绝的笑容。)
“当然可以了,女士。”诺兰慢慢拧上保温杯的瓶盖,几乎没有发出声音。
“我可能下来有点晚了,这个时候吃饭的人还真多,你看那边都坐满了。”她一边抚顺自己的裙子坐下,一边用手画圆比划着中间的那一片区域。
诺兰略看了一眼那边,没有什么人能让他感兴趣,唯一吸引他眼球的只有那个孩子,他此时带着面具正在一旁嬉戏玩耍。看似天真无邪,但诺兰却不这么想。
建英见诺兰没有回答,紧接着补充道:“我刚才还在想,如果你要是介意,我就让服务员把饭端到我屋里,餐厅的人太多了。”
“没有这个必要,今天人确实很多,我估计这个小旅馆都没有想到。如果准备的凳子都不够的话,估计就得分组吃饭了。”诺兰的视线依旧定格在那个饭桌周围乱转的孩子,他没有看着建英,而是直接问道“女士你怎么会来这呢?”
“说来惭愧——太丢人了。”建英看向窗外的雪景,轻叹一口气,样子有些无奈。“我是一名数学老师,我来这里是来支教的,但我刚到这里就迷路了,手机也没有信号,然后就稀里糊涂的走到这里了。”
“来这里支教?”诺兰的视线和建英持平,眼神带着些疑问。
“是的,幸好,这还有一家旅馆,不然我真不知道今天该怎么办才好,说不定会冻死在雪里呢。”
诺兰没有顺着建英的话往下继续说,他不想说任何安慰的话,而是提了一个要求。
“我可以看一下学校的名字吗?女士。”诺兰说。
“当然可以了,我把它记在手机上了。”她低头翻弄着随身携带的包,“找到了,在这,咦?真是奇怪,怎么还没有信号?真倒霉!”这句话她是用中文说的。
“出了什么情况吗?女士。”诺兰情不自禁地想问一句。
“没,没什么,给您看,就是这个。”
诺兰接过手机,上面写着一个地址,“华城津庭道柳杨街89号育良小学。”
“华城?”
“您知道这个地方吗?”建英的眼里流露出期待。
“我知道,我刚从那里过来。”
“哦——是吗?您也是老师吗?——这所小学需要外教吗?”
“不,女士,我来这里是来度假的,可不是工作的。”诺兰有些雀跃地笑了出来。
“那个地方离这里远吗?”
“不远,开车的话,三十分路程。”
“啊,简直太棒了。谢谢您先生。”建英双手合十,做出感谢的样子。
“不用客气,等明天早上雪停了,你就出发吧。”诺兰对她微微一笑,窗外的雪开始下的小了。
建英叫来服务员,她问服务员什么时候上菜,服务员回答马上就来。她随后仔细的打量着诺兰,诺兰看向哪里,她就跟着看向哪里,她觉得诺兰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气质。
“抱歉先生,问一下,您在看什么呢??”
诺兰很淡定地说,“我在看那个孩子,我在猜他的父母是谁?”
“您能看得出来吗?”建英好奇地问。
“理论上可以。”诺兰回过神来,餐桌上有了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一股香气扑鼻而来。他忍不住想吃,但是拿起筷子却不会用。
“女士,这个叫做筷子的东西,怎么用呢?”
建英扬起嘴角,笑着喊来了服务员说:“你们这里有叉子吗?这位先生可能需要叉子,他不会使筷子。”建英用中文和服务员交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服务员点了点头。
“你刚才在问她什么?”诺兰说。
建英复述了一下刚才的对话。诺兰拍了拍脑门说:“我记得我行李箱里有带餐具的。”他站起身想要回房间拿,但被建英一把拽住衣袖。
“不用啦,他们拿来了。”
女服务员把叉子放在诺兰面前的桌子上。
诺兰很顺手的把面卷成一团,送进嘴里。
“刚才您说您可以分辨出哪个是男孩的父母,您有什么根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