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桐早就叫赵可期给远在苏州的舅舅修书一封,说明了她们在赵府的情况。闷声受人欺负这种事,她不会再做了。
赵无遥重生后靠着沈九慕扳倒了赵家,雨桐如今如履薄冰,却只能依靠她自己,好在,她已经找好了大致方向。
赵家家大业大,手下庄子、地产不少,却不善经营。若是没了季家每年的补贴,赵家必然捉襟见肘。加之赵家大房人脉广众,常常需要钱财打点,钱之一字可谓是赵家的命门。
一旦季家断了给赵家的补贴,赵家势必面临财政危机。雨桐便是要从这一方面击倒赵家,让赵家不得不把二房放在眼中。
当然,光是依靠舅舅外祖还是不够的。雨桐必须自己先富起来,她不仅要富,还要打压赵家的财势,彻底断了赵家的财路。
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可能短期内没有任何效果,但是,雨桐有这个信心去做好。
她手下的嫁妆银便是她的本金,再加上二房名下的铺子、地产,雨桐要放手一搏。若是成功了,一本万利,若是失败了,她也就认了。
雨桐与小棋回到城中,次日,她便见了管理二房财务的管事。这管事曾是赵无遥父亲手下的参将,被赵无遥父亲救过一命。赵无遥的父亲死后,他辞官不做,一直帮助二房孤儿寡母料理家业。
同样是人,人和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赵家的三老爷还是赵无遥父亲的亲弟弟呢,他却连这管事的三分之一也没有。
这位管事名叫付景,雨桐叫他一声付叔。她与付叔商量了一个拿下赵家其他产业的计划,一就事改善了一下而今二房产业中的经营模式。
二房的商铺以销售衣布为主,以前都是收购各家小户的布娟再倒买倒卖。这种情况下,布娟的数量不稳定,质量也良莠不齐。
雨桐提议建构一个从生产到销售的产业链,专门雇佣绣娘等在作坊务工,定期发放工资。
这样有效解决了商品生产的质、量统一稳定。
雨桐这些想法不是她自己的,而是从书本上学来的。这个时期还没有出现这样成规模的雇佣方式,她不知道自己此次革新能不能成功。
唉,雨桐想,她这是在带动资本主义萌芽啊……也不知道实际操作后,能不能有收益。
同时,雨桐给这些绣娘们的待遇极好,一时间,她的作坊越做越大,名声越来越响。借着这股东风,雨桐推出了从成布到成衣的产业化经营,以解决布帛滞销的问题。
不到三个月,她的布坊、衣铺越做越好,甚至开启了各地连锁。
雨桐没事儿便带着小棋去自己的店铺晃悠,她越来越富足,渐渐的,几乎整条街的商铺都被她买了下来。
人要是不逼自己一下,雨桐都不知道自己还有这样的才干。她马上就成为了富甲一方的人物,虽然与她外祖家没得比,但是,胜在潜力无限。
时机已经成熟,雨桐与付叔便开始向赵家大房、三房下手了。
……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雨桐支着脑袋,看窗外落花临风,忍不住轻轻叹息一声。
她什么都做到了,却食言了季氏……她答应季氏开春就回到赵府,如今都春末了,她却还在外面晃荡着。
这些时日,她与季氏和弟弟常通书信,可是,信中的季氏永远是无恙安好的,雨桐知道,季氏就算有什么事儿也不会告诉她,怕她忧心。
而且,这段日子雨桐一直在找寻宋寒的下落,不论她怎么努力,宋寒就像是在天地间凭空消失了一般,再无踪迹。
她越是风生水起,越是觉得寂寞。如果有宋寒在,她还能与宋寒分享她的喜悦,甚至夸夸其口得说一句,“王上你看,我就是名副其实的富一代。”
可是……
他是不是不要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