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豆小说阅读网>都市言情>故事无限> 第178章 少年英雄霍去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8章 少年英雄霍去病!(2 / 2)

黄道周:“骠骑将军,名曰去病。出塞远征,常缴天幸。浑邪欲降,众尚未应。去病往迎,执回成命。欲亡斩之,请王入境。上教学兵,方略自胜。上为治家,志在平定。未将若斯,忠勇可敬。不惜士饥,是其一病。”[33](《广名将传》)

王夫之:“武帝所遣度绝幕、斩名王、横驰塞北者,卫青、霍去病、李广、程不识、苏建、公孙敖之流,皆拔起寒微,目未睹孙、吴之书,耳未闻金鼓之节,乃以用其方新之气,而威行乎朔漠。”[34](《宋论》)

蔡东藩:“卫青之屡次立功,具有天幸,而霍去病亦如之。六师无功,去病独能战捷,枭虏侯,擒虏目,斩虏首至二千余级,虽曰人事,岂非天命!汉武诸将,首推卫霍,一舅一甥,其出身相同,其立功又同,亦汉史中之一奇也。”[35]

钱穆:“亦会其时汉多人才,大将最着者莫如霍去病。……观去病之将兵,较之项王未多逊。故唐人诗“借问汉将谁?恐是霍票姚”,独数其人,非虚也。”[36](《国史大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陈梧桐《中国军事通史·西汉军事史》认为“霍去病不是一个长于兵家理论的将领,他甚至对此不感兴趣”,“然而他却能够做到战无不胜,军功远远超乎那些熟知兵法又身经百战的沙场老将”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霍去病具有超乎寻常的英雄气概。

二是霍去病绝不是只有意气之勇的匹夫,而是一员既勇且谋、能够决胜千里的战将。

三是霍去病所率领的骑兵,无论是八百人的“轻勇骑”,还是一万人、五万人的大军,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优秀士兵。

最后陈梧桐总结道:“霍去病是汉武帝亲自培养、一手提拔起来的。他对霍去病的宠信,似乎超过了所有的大臣。这其中固然不乏裙带关系和私人感情的因素,而最根本的原因,却是因为霍去病具有一种强烈的忠君报国精神和奋发有为的气势。……从某种意义上说、霍去病正是因为具有为国忘家的高尚品格,才能够屡建奇功。”[37]

轶事典故

霍去病生为奴子,长于绮罗,却从来不曾沉溺于富贵豪华,他将国家安危和建功立业放在一切之前。汉武帝曾经为霍去病修建过一座豪华的府邸,霍去病却断然拒绝,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父子相认

霍去病是霍仲孺的私生子。但霍去病直到长大后才知道了父亲的事。此时他正任骠骑将军出征,顺道到了平阳(今山西临汾),霍去病便命下属将霍仲孺请到休息的旅舍,跪拜道:“去病早先不知道自己是大人(汉唐时指父亲)之子。”霍仲孺愧不敢应,匍匐叩头说:“老臣得托将军,这是天力啊。”随后,霍去病为霍仲孺置办田宅奴婢,并在领军归来后将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带到长安栽培成材。[44]

贵不省士

司马迁认为,霍去病少年时期就担任皇帝近臣,因而不懂得爱惜士兵。霍去病出征,汉武帝专门令宫中服务部门为他准备饮食,竟然有几十辆车之多。霍去病还军入塞时,这些粮车上扔掉了没吃完的精米和肉,而士兵有饥色。在塞外时,战士缺乏粮食,霍去病却在军营中蹋鞠。[43]

漠北大战时,李敢曾随霍去病出战匈奴,得到霍去病的重用。元狩五年(前118年),李敢因其父李广之死,怨恨大将军卫青,打伤卫青。卫青没有声张此事,但在不久后得知此事的霍去病却在甘泉宫的狩猎中射杀了李敢。由于武帝此时正宠信霍去病,便包庇霍去病的罪责,并对外宣称李敢是狩猎时被鹿撞死的。[38]

人际关系

家族成员

霍去病的亲属关系

关系

姓名

父亲

霍仲孺

母亲

卫少儿

弟弟

霍光

展开全部

侯爵世系

霍去病的冠军侯爵位,仅传二世二代:

第一代:霍去病,元朔六年(前123年)封冠军侯,元狩六年(前117年)去世,谥号“景桓”。[41]

第二代:霍嬗,霍去病子,元鼎元年(前116年)袭爵,元封二年(前109年)去世,谥号“哀”。[41]

主要作品

《史记·三王世家》载有一篇霍去病在元狩六年(前117年)三月写给汉武帝的奏疏[16],《全汉文》题其名为《请立皇子为诸侯王疏》。[84]学者廖伯源认为此疏为霍去病受意于武帝,提出请立皇子为诸侯王的建议。[17]

另有诗作《霍将军渡河操》(又被题为《霍将军》《霍将军歌》)一首,为霍去病在元狩四年(前119年)进拜大司马骠骑将军时“志得意欢”时一边操琴弹奏,一边歌唱的琴曲。[59][60]

喜欢故事无限请大家收藏:故事无限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