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章 ?.5(2 / 2)

从技术上讲,让它达到自持不难,但效率低下和体积是硬伤。

聚变能本就是粒子提供的利息,你再用利息去贷款,呃。

冷核聚变小型化的难度不亚于磁镜技术。

好像跑题了,不谈过去。

冷核聚变的能量来源并不守恒,至少,从粒子的角度看,不守恒。

那些凭空诞生的能量,很难观测到,有时候,冷核聚变也是守恒的。

总之,很多猜想都指向冷核聚变。

我欺骗博遥先去实现冷核聚变,借此收集了一些数据。我能确定能量并不是来自四维体。

低强度的输入功率本就无法激发四维体。

问题指向了真空,概念中的零点能量亦真空能量。

零点能量也并非是纯概念,具体应用很早就有了。

亚光速飞船在达到既定速度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利用自身的高速和任何方向的加速度与零点场发生作用,利用较少的能量调整航向,就像矢量引擎或是在侧面加装了无形的离子推进器。在低速状态,那个作用叫做惯性。

想从真空汲取能量,理论上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让部分虚粒子停止震动。

相关技术被戏称为极限之舞。

暂时忽略热力学第二、三定律,定律会让很多事情便得无趣。

逼近极限和极限是两码事,就像越过光障的带质量物体。

当阱中粒子的动能为零时,粒子不得不将质量转化为等效的光子来恢复动能。

这个过程很短,可近似看作普朗克时间。

把这个效应扔给虚粒子,就等于变相地汲取了真空能量。

上面的内容很无趣,甚至不知所云。

总之,蛇夫座提供了百万光年级的空洞,利用它来完成超相变理论是不错的选择。

喜欢摇篮中的科技文明请大家收藏:摇篮中的科技文明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