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章 4(1 / 2)

我选择的文明在十年前迈出了近地轨道,身处低重力环境下的文明,迈出地表的条件并不苛刻,近地设施的商业化耗费了大量资源。没有卫星用于过渡,为获取资源,他们不得不前往最近的行星。

行星际空间没有天然磁场的庇护,第一次远离母星的航程充满了不确定性,这一点尤其体现于适应低重力的文明,。

扩张初期,母星对另一颗行星上的殖民地往往没有足够的控制能力。那几十年是最易受我控制的时期。

--

借助之前的理论,我能相对容易得到修正后的结果。在逼近击穿电压的过程中,大宇宙的半导体会产生明显的反向电压,只要合理利用这段过程,对称三进制计算机的实现难度并不是很高。

我寄生的文明叫做天,纯意译,个人不怎么喜欢音译。低重力环境下的生物普遍具有飞行能力,最次的也能进行长距离滑行。

天,一个资本高度集中的文明,一定不会为了长远利益而去修改施行数十年的体系。

这也是我崛起的根本因素,对称三进制发展至巅峰时,单位体积下,能无限逼近第一代270量子位。如果不选择量子,保持原有体系,e进制能逼近第一代278量子位。不考虑部分制约,e进制足以让文明的脚步遍布整个恒星系。补充,大宇宙的e变大了一些,更加靠近3。

一个泛行星企业的崛起只需要两个恒星年,十个恒星年后,占据绝大部分运算力的企业就能完成基本垄断。三十年后,泛行星企业就能完成绝对垄断。

弱人工智能覆盖全行业后,行星人口不足的问题基本解决。你能想象,身为文明最大的信息企业,总部却在千万甚至亿公里外的殖民地上。

更令我愉悦的消息,这几十年间,我确定五十光年内没有别的文明,佚名的重启甚至能让我在万年后成为所谓的观察者,或者在千年后反客为主。

--

文明总人口的缓慢增长一直是令我痛心的一点,解放生产力后,人口增长速度不增反降的情况如魔咒般刻印在文明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