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写一本以假乱真的历史小说
听了韩教授的话,花子涛心中灵机一动道:“我倒是曾经有过一个想法,那就是写一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小说,这个时期汉室沦落,群雄并起,风云激荡,门阀势力开始形成,少数民族也开始得势,天下英豪你方唱罢我登场。”
“蜀汉有五虎大将,东吴有十二虎臣,而曹魏也有五子良将,谋士方面曹魏有郭嘉、荀彧,蜀汉有凤雏、卧龙,东吴则有鲁肃、陆逊。这是一个人才辈出,英豪遍地的年代,大家都有以弱胜强经典战役,也有以强败弱的惨痛经历。”
“我想以东汉末年为蓝本写一部描绘当时三国争霸的小说,你觉得怎么样?”
听了花子涛的话,韩教授鼓舞道:“我支持你写这本关于三国的小说,国内还没有关于三国时期的小说,需要什么资料伱尽可以找我,我为你提供后勤保障。”
“对了那你想好了这本小说准备叫什么名字吗?”韩教授看着花子涛道。
“就叫《三国演义》。”花子涛想了想回答道。
“好,那就这样定了以后你就专心写这本书吧,写好了的话拿给我看看,我可以帮你审稿。”
为了更好地了解那段历史以及避免出现一些历史性的错误,花子涛还是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来熟悉汉代的历史,不仅仔细研读了《三国志》、《后汉书》就连《史记》、《汉书》他都通读了几遍。
2005年的元旦花子涛在经过了一番准备之后,正式开始了《三国演义》创作,《三国演义》的第一篇就是“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花子涛将原时空明朝杨慎写的那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给加到了章节前,当然这个世界上是没有这首词的。
《三国演义》是明代罗贯中在有关三国故事的宋元话本、戏曲、和轶事传闻的基础上,一句晋代陈寿所着《三国志》以及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所做的注,而进行的二次加工创作。
原着《三国演义》按照历史情节可划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描写了从汉朝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
小说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和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期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当然了花子涛在写《三国演义》之时,对于相关的三国传说和戏曲故事也做了一定的了解,在这个时空没有新安虞氏所做的《全相三国志平话》,但是却有例如《大刘备》、《骂吕布》、《赤壁鏖兵》等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