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瑁自是不知,蔡龙遂将江陵所见和诸蔡道来,从大溪堰决坝引水、到坎渊楼惊雷响动,尽述火雷之威,且称只请琦公子派人携撼地雷来破城,则无需担心其兵马占城之事也。
众人闻言,皆面面相觑,难以置信,琦公子一别不过数月,突然开窍开始做正事也就罢了,怎么会突然有了这般仙家手段?
可不管别人信与不信,反正蔡瑁是信了。对为他出生入死多年的蔡龙,蔡瑁骂归骂、气归气,却依旧抱有绝对的信任。
当下拍板决定,只要刘琦能派人带那撼地雷来炸塌宛城坚固的城墙,就同意他来信中的一切条件,并即刻遣信使赍书往江陵。
此时这份信便摆在簪花别院堂上,众人传阅之后,虽说都赞同这番化敌为友的行径,却对是否用撼地雷相助蔡瑁破宛城存有极大的分歧。
庞统、诸葛亮诸谋士从战略角度考虑,认为眼下江陵最缺的就是发展时间,需要诸蔡在南阳站住脚以为对抗北方强敌的屏障,故而支持派雷火寨兵携撼地雷前往破城;而黄忠、文聘等武将则从战术方面质疑,认为此举有暴露火雷机密的可能性,不利于将来与诸蔡乃至曹军作战。
两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刘琦端坐尊位,扫视众臣,却见原本最该发言的雷火寨都尉、匠作令马钧似乎有话要说,却由于口拙以致迟迟插不上嘴,遂朗声笑谓道:“大家少安毋躁,且听马匠作一言。”
堂内这才安静了下来,众人皆举目望向马钧,后者得刘琦鼓励,满脸涨红,结结巴巴说了半天,大意是指撼地雷只是火雷的初级形态,雷火寨已然研发出了威力更为强大的新火雷,纵使被敌人得出了火药的奥秘,仍然有把握在战场上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且火雷虽然威力惊人,毕竟尚未有过真实的攻城战运用,而借此机会正好能测试对坚固城墙的损毁效果,为下一步的改进提供数据。
马钧所言其实正是刘琦所想,有了他这番话,刘琦遂顺理成章拍板定调,决定同意蔡瑁的条件,从雷火寨挑选合适人手,携撼地雷三枚前往宛城支援。
考虑到此次支援行动的特殊性,为防万一,庞统提出应让江陵商号派商队前往南阳配合行动,以便让影卫中人潜伏其中,伺机掩护接应。除此之外,在确保支援行动能顺利完成的同时,还应乘机在南阳择地建立面向华北方向的信报体系,为那里未来必然会发生的大规模战争做准备。
刘琦亦觉言之有理,可让谁来带队却成了难题。
蔡瑁虽然暂时形成合作关系,但随时可能调转枪头,故而此次去南阳之人选非必寻常,既要忠诚可靠、又得灵活多变,最好还熟知南阳本土风情人文,才能确保此行万无一失。
思来想去许久,却始终想不到合适人选,刘琦不禁连连摇头,感慨人才难得,却见诸葛亮淡然一笑,轻摇羽扇上前谓道:“主公莫非忘了被你赐名的那新野小子乎?”
喜欢建安五年请大家收藏:建安五年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