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豆小说阅读网>玄幻魔法>建安五年> 第二百三十七章 文武群臣会别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三十七章 文武群臣会别院(2 / 2)

兵员增加最多的是大溪军。

得益于持续的流民南下和安置,大溪城四大农场里,东青龙、北玄武皆已招满,各下设八屯,每屯屯民十万。而西白虎、南朱雀也已各设两屯。四大农场共有二十农屯,流民二十万人,按每屯屯卒千人计,有两万余屯卒,除少数人被招募入玄女卫、梅花卒、飞鹰骑等嫡系部队外,皆归廖化统一调度,划入大溪军序列。

除兵员外,辎重方面则有大溪城三大工坊全力赶工,生产火雷、甲胄、兵刃等一应军需,足以将各路人马武装到牙齿,同时由于能做到自产自用,费用这一块也是大大结余。

而粮秣方面虽然安置流民用度颇多,但去年大溪城各农场秋粮大获丰收,故尚颇有盈余,且江陵商号年底结款也是笔大进账,全入了钱粮令所掌公库之中,再加上黄叙精打细算、百般腾挪,所存粮秣已足够下一场大战用度。

江陵各路精锐都在厉兵秣马、准备齐当,只等南阳战事起时,便杀奔过去好火中取栗,而被定性为钱粮基地的荆南三郡也没闲着,荆州重臣伊籍坐镇长沙,兼领荆南曹掾之职,名义是协助荆南都督邓义做事,实际上是邓义管军、他理民政。

伊籍做事稳重、条理分明,在他的统一调度下,荆南各地收土归公、户兵立制等新政都在稳步推进:

至建安六年二月初,长沙郡已计有公田四千顷,其中两千顷为兵屯,可容两万余户兵入屯,分别是魏和所部云山营八千、刘封长沙军八千、霍峻巴陵军四千。其余两千顷则租给平价农户,用来收取捐税,供官府用度。

而零陵郡计有公田两千顷,其中一千顷为兵屯,水田与梯田各半,有汉人户兵五千,由县尉孙雷统领;山越户兵五千,由始安都尉祖山统领。其余千顷公田则循长沙例为官府捐税来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桂阳郡得公田两千五百顷,除一千三百顷循例为官府放租之用外,其余一千两百顷设为兵屯,与零陵一样也是水田与梯田各半,设汉人户兵六千,由县尉邵余统领;五岭越户兵也是六千,由被拜为林邑正副都尉的黄龙罗、黄虎广兄弟二人统领。

至此荆南归刘琦管辖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已有能自给自足、无需另拨粮秣供养的户兵四万余人,虽然汉兵多有新募,而越兵有待调教,整体战力尚有待提高,但因采取了户兵制,不仅养兵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兵卒对赐予田地的少将军刘琦感恩戴德,故士气颇为高昂,假以时日必将是一支足以改变争霸格局的强军。

各方文武奏报完毕,庞统影卫之事不便公之于众,故轮到右军师祭酒、军正丞、大溪令诸葛亮压轴出场。

作为刘琦新政推行重点所在的大溪城掌管者,诸葛亮身负之重任可想而知,从大溪城建城规划,到第一锹土开挖,再到后来的商铺街巷林立、八大坞堡巍峨、四大农场拱卫,无不是诸葛孔明的心血所浇灌而成。

大溪城的发展离不开水、离不开大溪堰,自从漳蛮渠通航商船,从沮河、漳河到蛮河,再到汉水的南北航道贯通后,单是收过闸费每月都有万余贯,协助刘琦挖渠建闸的宜城蒯家每年轻轻松松分得三成进账,蒯良、蒯越嘴都快笑歪了,而分得大头的还是刘琦这边,核算下来每年能有八万贯,可多养两万步卒或购得两千战马。

喜欢建安五年请大家收藏:建安五年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