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河东异谋
这一大群人在路上又走了七八天,到了锦州,耶律阿保机的墓就在锦州,咱们考古专家2005年已经正式确定了墓葬的位置。锦州的州政府里边挂着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画像,那些辽兵们就逼着石重贵他们向画像下拜。
石重贵被逼着对着画像下跪磕头,他觉得屈辱极了,但是也没办法,亡国奴嘛,也只能屈服,然后他就哭着跟身边的人说:“薛超误我!不让我死。”
他们离开锦州以后,又走了五六天,过了海北州。然后渡过辽水,到了渤海国铁州,再到黄龙府,大概又用了十几天,一路上真是说不尽的苦楚,话不完的劳乏。李太后和安太妃两个人年龄已经很大了,都累坏了。安太妃本来眼睛就有病,现在整天流泪,最后竟然就失明了。就连冯皇后和那些妃嫔一个个的也都累得花容憔悴,玉骨销磨,这就是所谓的物极必反,数极必倾啊,这些人前半生享尽了荣华富贵,现在免不得要受这些罪了。
再说辽国皇帝耶律德光,他把石重贵押送到了北方,自己占了中原。于是就开始号令四方,让各地都给他上贡。他自己整天就是纵酒作乐,也不管士卒百姓。这金銮殿就好像有什么魔力一样,谁一坐进去,立马雄心壮志全都没了,一个个的就开始荒淫纵欲、声色犬马。
赵延寿去找皇帝,请他给辽兵发饷发粮,耶律德光笑着说:“我们国家可没有这种惯例,如果士兵们没粮吃了,就让他们去打草谷吧。”耶律德光说的打草谷,其实就是抢劫,有了耶律德光这句话,辽兵就开始到处劫掠,东西两京,包括郑州、滑州、曹州、濮州这些地方,方圆数百里范围内,老百姓一个个被抢了个财畜俱尽,村落一空。
耶律德光把三司使刘昫叫来,对他说:“应该给辽兵犒赏,你抓紧时间去办这件事!”刘昫说:“府库空虚,没钱给他们啊,你要犒赏士卒,那就只有去跟民间的富人们借了!”耶律德光说,行啊,你去办吧。于是刘昫就先向都城的老百姓借钱,然后又派了几十个使者,分别去各州,到处筹钱。老百姓当然不想给,不给就要被惩罚。老百姓没有办法,不得已只好倾家荡产地给钱免灾。谁知道耶律德光拿了钱,却并不赏赐给手下,一古脑儿全都自己留着了,这一下内外怨愤,连辽兵都开始不满了。
杨光远的儿子杨承勳这时候由汝州防御使调任到了郑州。耶律德光因为他导致了自己父亲被害,属于大逆不道,所以就召他入京,杨承勳不敢不来。来了以后,被耶律德光当面骂了一顿,然后给处死了。然后,耶律德光让杨承勳的弟弟杨承信担任平卢节度使,继承了杨氏的宗祀。匡国军节度使刘继勳曾经参预过和辽国断交为敌的决策,现在耶律德光也派人去把他给抓了,打算押送到黄龙府去。宋州节度使赵在礼听说辽将述轧、拽剌等人到了洛阳,急忙从宋州赶过去拜见,述轧、拽剌坐在堂上,也不答礼,反而逼着他献出财物。赵在礼很是愤闷,就说等我去大梁朝见回来,再给你们准备,这才侥幸脱身,他走到郑州,听到刘继勳被抓的消息,心想自己恐怕也难以幸免,就上吊自杀了。
耶律德光听说赵在礼死了,就把刘继勳放了,但是刘继勳这次被吓得够呛,没过多久就病死了。
以上所有这些事情,让各地的官员都非常担忧,搞得人心惶惶,不得安宁,于是有人就开始想要重新拥戴一位领袖,驱逐辽兵。可巧河东节度使刘知远乘势崛起,正雄踞西陲,于是这中原的帝统就落在了刘氏身上。
刘知远现在已经五十三岁了,也不年轻了。他镇守河东,本来是在集聚实力,等待时机,静观天下局势变化,所以石重贵跟辽国闹翻,双方敌对,刘知远也知道这不是个好办法,却并没有参与意见。很早之前,石敬瑭要当儿皇帝,向辽国称臣,刘知远就说过,你称臣就够了,没必要当儿子。从这一点上来看,刘知远的底线还是要比石敬瑭高一些的。五年前刘知远还和耶律德光打了一仗呢,当时他几次打退了契丹人的进攻。人家刘知远那时候就知道,这后晋的皇帝靠不住,自己得积攒力量。辽国皇帝进了汴梁,刘知远一看这情况,立刻就派兵守住边境,以防有变,他担心辽军兵势强盛,立刻交战对自己不利,于是就写了奏表,派手下王峻前往大梁,祝贺耶律德光进京,说我河东这个地方,胡人汉人杂居,随时都得小心提防,所以我不方便离开,还说,辽将刘九一驻守在南川,阻碍了我给您上贡的道路,请您把他的部队调开,以便我给您进贡。耶律德光看了刘知远的表文,很高兴,就让人起草诏书,对刘知远褒奖了一番。诏书写好以后,耶律德光亲自过目,还特地提起笔来,在刘知远这三个字上边,加了一个“儿”字,就是儿子的儿,他这是给人家当爹当上瘾了。然后又拿出一支木拐,就是木头做的手杖,作为赏赐,让王峻拿着诏书和这个木拐,回报刘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