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原来啊,辽国皇帝赏赐大臣,木拐是最高等级的,这就有点像当年汉朝的时候,皇帝赐给大臣几杖,意思差不多。几就是小凳子,杖就是手杖,都是老人用的东西,皇帝赐给大臣这两个东西,意思就是说,您是长者,我很在乎你,很尊重你,很爱你。咱们前面不是说过,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是汉朝的粉丝吗,所以契丹有很多东西都跟着汉朝学,在辽国,大臣当中只有皇叔伟王于秀容得到过这个奖赏。
王峻把木拐背在身上,就回去了,他一路西行,辽兵一看见他背着个木拐,赶紧让开道路,可见这玩意在辽国是最顶级的东西了。
王峻回到河东,向刘知远做了汇报,呈上了辽国皇帝的诏书,还有这根木拐,刘知远随便看了一眼,也没觉得有什么希罕,然后就问王峻大梁的情况。王峻说:“这辽国皇帝啊,贪婪残暴,上下离心,必然不能久居中原,大王如果举兵倡义,锐图兴复,海内定然会响应的,胡儿就算想在中原长久待下去,也是不可能的!”
刘知远说:“我给他上那三道表章,本来就是缓兵之计,并不是我心甘情愿要做胡虏的臣子,但是用兵要等待时机,不能妄动,如今辽兵刚刚占据了京城,还没出什么事,这个时候怎么能轻易与之争锋呢?好在他如此贪恋财物,现在欲壑也应该填满了吧,那他就应该回北方去了。况且冰雪已经开始消融,南方湿热,辽兵在这也呆不惯。我乘他北撤的时候,进取中原,那就万无一失了。”于是刘知远就按兵不发,随时注意观察大梁的动静,准备伺机而动。
.............
知识卡片:
五代时期,河东是非常强的,在权衡天下形势的天平上,它是一个非常重的筹码。
黄河不是“几”字形的吗?所谓河东地区,指的就是它那个大拐弯的地方,主河道以东、太行山以西那块地区,它包括了今天的山西省中部、北部,还有陕西、宁夏、内蒙的一部分。这地方在唐朝就是龙兴之地,它的中心就是山西的太原,唐朝的时候,太原被定义成北京,就是北边的陪都。所以河东的大城修建的都非常结实,城墙高大宽厚。
河东节度是抵御外族进入中原的重要地区,这地方山河环绕、地势险峻:北边有长城天险,可以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侵;南部有泽州和潞州两个州,以黄河为屏障;东边有太行山,可以限制卢龙、魏博、成德这些河北的藩镇西征;西边有戈壁大漠,能够隔断党项、回鹘的威胁。河东过去的节度使,第一任就是薛仁贵的儿子薛讷,打的吐蕃人不敢回头。第二任是王晙,也是勇猛善战,暴打胡人,还有大将张孝嵩,西凉的开国皇帝李暠,信安郡王李祎,也是吊打契丹人。大唐名将王忠嗣、李光弼,还有安禄山,名将马燧等等,哪一个都是当时响当当的人物。
过去李克用占据了河东,朱温发天下兵马来打他,李克用严防死守,最终反败为胜。契丹人要进入中原,雁门关就是他们的埋骨之地,历史上在雁门关爆发的大战不计其数,这地方就是一个血肉磨盘。从河东这个地方南下,是从高处往低处走,再加上河东军以骑兵为主,所以机动性也非常高,可以进行快速突击,像开封、洛阳、商丘,经常突然就被人家给揍趴下了。如今刘知远占了这个地方,而且还手握重兵,光复中原那他是责无旁贷。
喜欢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请大家收藏: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