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氏这里想开了 ,前面四爷带着几个儿子和康熙帝举行的家宴,还在继续。
对着府里面的几个小阿哥,康熙帝在普普通通的问话里面,也确实是暗藏考验。
虽然说康熙帝已经决定要抬举一个,表达出对四爷的重视,但是肯定还是得选一个满意的孩子才行。
要说只看孩子本身,康熙帝确实是对弘暄最满意,觉得这个孩子很出色。
就算是他曾经还精心教导过的弘晰,在很多方面也比不上这个孩子。
不过想到其额娘的身份,康熙帝又有一点儿犹豫。
但是其他几个孩子额娘的身份也不算高,也犯不着因为这个事情就换人。
心里面纠结着,康熙帝在宴后游园的时候,就有一点儿走神,突然就脚下一滑,要滑倒了。
这个变故来得很突然,一时间几乎所有人都反应不及。
还是弘暄反应最快,快步上前扶住康熙帝。
不过却也没有一直扶着,看着康熙帝站稳了,就退开了。
“皇玛法,现在天冷,地上可能会有冰,你小心脚下。”
看到弘暄懂分寸,又恰到好处的关心以后,康熙帝心里面倒是做出决定了。
很多时候,一瞬间的想法就可以改变很多事情。
终归只看康熙帝后宫的情况就能明白,康熙帝说是重视身份也重视,但是说不重视也不重视。
至少现在的后宫高位妃嫔,出身高的其实也没有什么,同样也不是没有从江南来的美人。
做出决定以后,康熙帝看着弘暄就说道:“好孩子,朕知道了!你也别站那么远,站到朕身边,给朕介绍一下园子里面的情况。”
然后又看着四爷问道:“朕记得弘暄是四十四年生的,也该指婚了!老四,这就是你的不是了,对着孩子的终身大事也不上心,怎么没上折子让朕指婚!”
要说皇孙少的时候,康熙帝可能还记得谁该指婚了,现在都一百多个孙子了,他肯定是弄不清楚这些了。
所以皇孙指婚,也和普通宗室人家一样,要自家上折子提醒,如果有满意的人选,也可以暗示,但是能不能成功就不一定了 。
弘暄按照现在的说法都十七岁了,自然是该指婚了,毕竟像四爷他们这些皇子都是十四五岁的时候就指婚了,有些人还要更早。
四爷在膝下的几个儿子里面最喜欢的就是弘暄,自然不可能连孩子的终身大事都忘了,在上一届选秀的时候,就打算上折子。
不过被曹嘉宁阻止了!
毕竟在她看来,十四五岁成亲还是早了一些。
当然,这一点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她也明白入乡随俗的道理。
最主要的是以皇孙的身份指婚,还是以皇子的身份指婚,福晋人选的身份高低肯定完全不一样。
皇孙的数量多,宗室子弟的数量就更多了,其中也不乏各个王府的世子,嫡子嫡孙这些。
弘暄以一个王府庶子的身份,在其中还真不一定能够够上最先挑选的那一批,就算有皇孙身份加持也一样。
要是没有机会挨到那个时候也就罢了,但是弘暄明显只要拖过这一届指婚,就能等到成为皇子以后再结婚了。
再加上儿子晚几年成婚,对于曹嘉宁来说也不是大事,反而还要更合她的意。
曹嘉宁自然要想办法达成这个目的 ,就特意找了四爷,说了不愿意让弘暄那一届指婚的目的。
四爷因为疼爱弘暄,同样也觉得要是被宫里面随便指一个福晋委屈了,再等一届说不定有转机,才没有上折子。
只是此一时彼一时,要是在上一届选秀的时候,他直接上折子让宫里面给弘暄指婚,需要赐婚的皇孙、宗室数量也不少,弘暄可能会受一些委屈。
但是现在康熙帝亲自问到这个事情再来指婚,就是想要给恩典,指婚的人选就怎么也不会差了。
最重要的是这个做法也代表着看重,就算人选略有不合适之处,在这份代表意义之下,都不是什么大事了。
所以四爷就一脸自己没有想到的样子开口了,“皇阿玛教训的是,是儿臣不对,都没有注意到弘暄该指婚了!等到下一次大选的时候,儿臣就上折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闻言,康熙帝的脸上就带了几分恨铁不成钢,“本来就晚了,你还要等下一次大选?上一次大选还有几户人家没结婚,我看西林觉罗家的一个小姑娘就不错,你觉得怎么样?”
宫里面大选留牌子的小姑娘,也不是大选一结束,所有人就马上会有一个结果了。
虽然说大选结束以后,谁留在宫里面,谁被指婚,是有很大一部分人的前程马上就会被定下。
但是也有一些小姑娘,无论是家世还是本身素质都不错,落选肯定不合适,一时半会儿却又想不到应该怎么安排,就会先把牌子留在那里,等到哪日皇帝想起了怎么安排,再来安排。
运气差的小姑娘,或者是刚好倒霉这一段时间家世败落的小姑娘,直接被宫里面彻底遗忘,直到老死家中都没有一个安排,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当然,这种情况很少!
能让皇帝都拿不准一时怎么安排,却又没有落牌子让家里面自由婚嫁的小姑娘,家里面肯定有关系,能在皇帝面前说得上话。
就算运气差真的皇帝给忘了,家里面也会想办法找人提醒皇帝,不会让小姑娘真的老死家中,宫里面没有旨意,自己也不能嫁人。
不过这话就说远了,只说现在康熙帝提到的这个西林觉罗家小姑娘,就是这种大选留下牌子,一时半会儿又没想到安排的情况。
并且她的情况,也符合大部分这种留牌子的情况,属于出身太好,才让康熙帝没有马上指婚,也没有落牌子让人回去。
于是对于康熙帝的这个指婚,四爷和泓暄两人自然是喜出望外,四爷赶紧就谢了康熙帝的恩典。
“皇阿玛都看好了,自然是好!儿臣谢皇阿玛恩典。”
弘暄紧随其后,也赶紧谢了恩,“多谢皇玛法的恩典!”
喜欢清穿后宫千娇百宠,她独揽圣心请大家收藏:清穿后宫千娇百宠,她独揽圣心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