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楚晏为什么跟着去,为什么住在一起,一定是有原因的。
她对楚晏没太多印象,毕竟是外男,但是她对他很感激。
当年科举,楚晏给了她儿子很多帮助,这些年两人关系极好,就连她丈夫都说楚晏屈才了,若是楚家还在,依照楚晏如今的本事,早就进入朝廷关键部门。
这样的人不会干那些不道德的事情,主要还是她觉得楚晏很优秀,她女儿却不算优秀,当时又是有夫之妇,根本就配不上人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想了想她相信自己的女儿,相信自己的女婿,相信自己丈夫和儿子的眼光,所以相信楚晏。
她相信这三人一定是误会,绝对没有私情,绝对没有!
她要解开误会,就一定要亲自去一趟,正好穆家有商队要去那边,穆子昭做主把她送到商队里,同行的还有芷萝。
商队是已经出发时被穆子昭带去两人,为此消息并未传开,连穆母都不知道商队中途多了人。
穆家商队不去云州,因为穆子昭的要求,到达目的地之后会派人护送她到云州。
一行人按照计划赶路,商队的速度挺快,走南闯北能出去的都是身体好的伙计和掌柜,他们是带着任务的,不能因为多了人而放缓速度。
崔母和芷萝一路上就没怎么休息过,吃的干粮,渴了就随便吃点,每天累得够呛还要继续赶路。
赶路已经很辛苦,芷萝时刻谨记自己的任务,在崔母情绪不稳的时候说起崔知意一些事。
一路的辛苦已经让崔母身心疲惫,再听到自己女儿干的那些事儿,气得一路上干粮都吃不下。
芷萝看着她这样,立马劝慰,生怕把人气出病来。
远在云州的崔家兄妹根本就不知道什么,不过在楚家的刘奶娘发现不对劲。
奶娘不知道穆子昭派人调查楚晏和崔知意的,只知道有人出现在楚家附近,彩虹也说出去买东西时会碰到一些人找她聊一些问题。
这些年两人负责小崔瑜的事情,楚晏为了安全早就调教过她们,虽说只是奶娘和侍女,却多了几分敏锐。
加上楚家发生那样的事情,她们这些年在京城生活得很低调,也很谨慎。
面对突然有人盯上她们,两人并未声张,假装什么都不知道,直到发现这些人跟穆子昭有关。
正好这时穆子昭带芷萝来崔家,把崔母给气晕过去。
换成平时她们不会在意穆子昭去崔家的事情,可刚刚查到穆子昭派人盯上她们,就不得不警惕一些。
很快她们发现崔母跟着穆家的商队离开了京城,正好她们跟崔家负责采买的人很熟,聊着聊着发现一些问题。
知道的内幕有限,她们联想不到这里面有什么关联,只好把发生的事情按照时间前后写下来。
很快信就被送去驿站,迅速朝着云州出发。
此时的云州很热闹,三人各忙各的谁也没闲着。
程刚也没闲着,眼看崔知意经常出去,索性光明正大跟上去,每天看着她干了什么,跟什么人聊什么,然后每天记录,等下次要回信时就开始汇报。
时间一天天过去,崔知意买桑树苗同时买回来很多书,关于怎么养蚕,怎么织出最好的布。
不仅别人在学,她自己也在学这些。
她会女红,却没试过从种桑养蚕开始一直到丝绸。
越学越觉得自己无知。
越觉得自己无知就越想了解。
她要学的东西很多很多,包括本地人的语言和一些手艺。
虽说这里未开化,可他们都独属于自己的文化、手艺、美食。
吃虫子是真的,宅子里几个男的都很喜欢,小崔瑜最喜欢,拿来当零嘴吃。
奶娘也说好吃,让她尝尝,她接受不了,不管别人说有多好吃,依旧不敢吃。
她不缺这一口吃的,再好吃也不会吃。
他们还一副她没口福的样子,继续吃着独属于这里的美味。
除了这些事儿,崔知意来到这里的最大感触就是见识到楚晏的本事。
以前总说他厉害,说曾经的他是状元之才,来到这里才发现他不是一般的厉害。
屯田种粮是他提出的,他兄长配合,两人分工。
他还对流放到这边的人进行安排。
流放到岭南的人会交给军队看押,不管是任何地方接收流放之人都要看管严格,因为是罪犯,生要见人死要见尸,但凡逃走一个都要对负责看守士兵追责。
楚晏接手这些流放官员和家属,这些人本来会从事最辛苦的劳作,吃着最差的饭食。
楚晏接手后不仅改善他们的伙食,还给他们安排了其他事情:编书。
喜欢锁深闺请大家收藏:锁深闺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