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崔瑜正在完成落下的课业,平时爱闹腾的孩子这会儿正乖乖学着。
崔知意看到玩的时候专心玩,学习的时候又专心学习的他,索性不盯着,出去城里走着,看着百姓的生活。
街上很热闹,大孩子有的在帮父母,小孩子在跟小孩子玩。
这些孩子本该是启蒙的年纪,该学堂读书,可他们不是在帮着干活就是玩。
而这些孩子的父母一个个荆钗布裙。
他们好像不觉得苦,甚很满足现状。
奶娘看着突然没了笑脸的她,立马问道:“小姐这是怎么了?可是不舒服。”
看着本该上学的孩子只知道玩,看着父母满意的脸,她好像看到这些孩子的未来。
不读书,不识字,会变成跟他们父母一样的人。
“没什么,咱们回去吧。”
崔知意出去走了一趟,回到家之后就心情不好,饭都不想吃。
她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就是看到这些人穷开心的样子,特别难受。
这些人好像只要有吃的,有地方住,能活着就可以。
他们没有野心,因为他们没有去过京城,没有见过真正的繁华,他们就像是井里的青蛙,觉得井里就是自己的天地。
他们不知道有长安城那样的地方,不知道一个地方可以买到来自五湖四海的好东西,不知道一家酒楼可以吃到天南海北的美食,更不知道皇宫有多辉煌,不知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世家生活。
就连他们出行的工具最多是牛车和驴车,很少有奢华舒服的马车。
真正世家的马车跟马车可不一样,四匹马拉着,全是软垫,坐在里面基本感受不到颠簸,就是在马车行驶中在上面喝茶喝酒都可以。
这里的人没见过,完全都不知道世上有这么舒服的马车。
“小姐回来之后就心事重重,可是遇到想不通的事儿。”
崔知意抬眼望着奶娘,神色有些迷茫,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
“奶娘,好像井底之蛙也是挺幸福的,一辈子不出去,一辈子生活在井里,觉得天就这么大,不需要想很多东西,更不需要拼了命往上爬,就这样无知且知足地活着。”
突然被问的奶娘没说话。
崔知意似乎不需要别人回答,自顾自说着。
“外面的人都说这里的百姓很苦,说他们不会幸福,说他们没过过好日子,可这里的百姓并不这样觉得,因为他们没见过,没享受过,所以他们不会觉得自己比别人差,不会觉得苦。”
“一旦让他们出去了,看到那些繁华,被荣华富贵迷了眼,他们就再也不会安于现状,会想要往上爬,可他们的能力,眼界,都不足以支持他们往上爬,然后他们不得不回到这个地方。”
“见识过荣华富贵却不得不重新回到井里,重新过以前的日子,这个时候他们不会再感到满足,而是会觉得自己可悲,觉得痛苦。”
这是她看到的,看到那些人眼中的淳朴的模样。
人所有的痛苦和不甘都来自对比,来自不如人。
因为看到别人过得比自己好,而且好很多,就会产生心理落差。
只要没有对比的对象,只要大家都一样,他们就会觉得满足,觉得幸福。
云州这里的百姓就没有对比,他们没有出过云州,没有去过繁华的地方,所见所闻都在这个小天地。
在这个小天地里,幸福很简单。
“小姐突然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这不该是您该关心的事情。”
崔知意闻言无奈道:“兄长来这里是为了什么?父母官的职责是什么?不就是让这个地方富起来吗?让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好日子在所有人眼里不就是应该像那些经济农业都发展的城镇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