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我想了一下,依照百姓的幸福感来说,京城的百姓可不一定有这里的百姓幸福,京城富贵的人很富,过得好的都是世家,是皇子,是官宦之家,而百姓过得可不好。”
“你看看长安城的百姓,有很多百姓没有自己的地,有的百姓的地被权贵占了,还有很多百姓成为佃农,租着权贵家的地,每年要交租,一年忙到头只能温饱,还有过得更不好的百姓,让自己的孩子卖身到官宦世家为奴为婢,贫富差距,阶级差距,非常明显。”
“可在这个落后的地方,没有明显的阶级之分,贫富差距也不大,没有百姓被逼到为奴为婢,这里还有丰富的山林和河流,哪怕他们不种田也饿不死。”
在京城,山是权贵世家的山,地是权贵世家的地,老百姓只能在这些权贵手里讨生活,接受这些权贵制定的法则。
可在云州,地是百姓的地,山是百姓的山,没有权贵压迫,不需要为了讨生活而卑躬屈膝。
所以这里的百姓看起来比京城的百姓要开心。
这是眼下的情况,可一旦一个地方发展起来,就会引来商人,引来别人的觊觎,引来权贵的重视。
他们找准机会来到这里,用各种办法拿到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紧接着这里会慢慢被那些权贵掌握,百姓依旧是劳动力,却不单单是为自己劳动,而是为权贵劳动,他们赚来的东西,要入权贵的口袋。
这是发展起来的代价,也是趋势,要不然权贵世家和商人的钱从哪里来,自然是从底层老百姓手里拿来的。
“小姐,您变了,您难道是希望这里一直这样落后。”
听着奶娘突然的一句话,崔知意当即摇头:“当然不是,是因为……”
奶娘没给她继续说话的机会,打断道:“既然不是就不需要想那么多,每个地方都需要发展,发展是必须的,至于百姓幸福感这种东西,根本就不是原因,若是因为这一点可笑又无知的幸福而置云州所有百姓的未来而不顾,这就是在害人。”
“他们是因为种种原因被迫留在这里,因为这一路危险重重又遥远的路程而不敢出去,他们没有出去过,不知道路,不知道怎么出去,也没人愿意带他们出去,所以才被困在这里。”
“他们不想看到外面的繁华吗?不想吃来自天南海北的美食吗?还是说他们不想住在一个拥有五湖四海好东西的地方,都不是,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办。”
奶娘说着平缓了语气,看着崔知意。
“小姐,老奴就是在一个很偏僻很穷几乎出不去的穷乡僻壤里生活的普通村民,就像你说的,我们那时就被困在那里,没有见识过繁华,我们也确实像您说的那样不觉得这样的日子有什么不好,直到一场天灾,村子毁了,农田毁了,我们成为灾民,开始离开村子。”
“那已经快三十年前发生的事情,老奴至今都还记得逃难的路上有多远,真的好远好远,老奴甚至感受不到希望,觉得走不出去,觉得会死在荒郊野岭。”
“那时全村上千人,走出来的不到一百人,这一百人又被别的逃难人给冲散,从此不知彼此的死活,老奴运气好,路上饿晕过去后被好心人喂了口吃的才活下来,活着见识到山沟沟之外的地方,见到最繁华的京城……”
奶娘的声音落在耳边,崔知意听到了她以前没有听到过的话。
她从来不知道奶娘有这样一段经历,从她见到奶娘起,看到的都是大户人家伺候的人该有的本事。
奶娘痛快说完一番话,崔知意整个人安静下来,过了好一会儿才自嘲笑笑。
“奶娘你说得对,是我眼界浅,我竟然因为看到小孩子们无忧无虑就想到不发展的好处,果然,养在深闺的妇人就是该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否则会贻笑大方。”
奶娘:“小姐可别这样说,老奴没说您会贻笑大方,不过您养在深闺是真,见识不够是真,再来就是您比较多愁善感,容易同情别人,有时候会出现一些没用的善良,说到底也不是您的问题,是环境的问题。”
没用的善良!
听到这词的崔知意表情有些怪,不过转头又笑了。
还真是没用的善良。
穆母就曾说过类似的话,说她有时候对下人太感同身受,幸亏穆家的下人规矩教得好,若是遇上个刁奴,她这样会被利用的。
穆母还说她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残酷现实,就连世家身后的肮脏都只见识到皮毛。
不过穆母说了,这是成长环境造成的,不算什么大事,因为穆家的后院不会有那些肮脏。
“小姐不用担心那些孩子的事儿,城镇的文化发展和民生发展是男人的事儿,大爷身为父母官,学的就是为官之道,他自然知道如何做。”
“况且该如何治理城镇,该如何改善民生,如何促进发展,都是男人的事儿,您就算是亲妹妹也没有权力。小姐若是实在有空,就想想怎么赚钱,大爷可是把银钱都交给您打理,如何打理家业,如何让家产增多,如何让大爷没有后顾之忧才是您目前最该想的事情。”
喜欢锁深闺请大家收藏:锁深闺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