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豆小说阅读网>玄幻魔法>建安五年> 第一百七十九章 儒医本就是一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九章 儒医本就是一家(1 / 2)

要推行刘琦心目中的教育方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基础教育的严重缺失和不足。

彼时能识字者百中无一,文化知识被门阀大族所垄断,平民家的少年根本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也就没办法走上刘琦所规划的蒙学、学堂、书院三级教育体系。

要想改变这一点,打破时代的桎梏,就必须从上到下来推动,批量生产大量师资下沉到最基层去进行知识普及,将蒙学的星星之火点燃,才能有后续的学堂、书院逐次推进,而书院第一阶段的招生也正是围绕着这一点来展开。

刘琦传令农场诸屯,每屯选取两到三名本就有文化功底、能识文断字的青年,送去书院参加蒙师培训班,内容以儒家入门经典为主,为期两个月。

到期之后,除少量天资聪慧者会被留下继续研习外,大部分人将回到各自农屯担任蒙师,负责在本屯开设的蒙学任教,并从各屯公用经费中统一供给食宿、拨发月俸。

用一年时间,开设四期蒙师培训班,当能获得一定的师资人才储备和社会传播效应,皆时便可再进一步,以农场为单位开设学堂,并从蒙师中择优选拔,到农场学堂任教习。

按方案设计,农场学堂入学年龄为十二岁,学制为三年,学成后年满十五岁,如顺利毕业便可算学有所成,在野能闻达,入仕可为官,届时书院才可真正发挥他的作用,从中择取才华最为卓越者,进入书院进一步深造,培养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不过眼下这套宏伟的计划才刚启动第一阶段的蒙师培训,这第一批入学的蒙师班学员们年龄参差不齐,水平也各有高低,但出身卑微的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追求却是极为强烈,入学后个个奋发向上,日夜苦读,刘琦与张仲景步入震字坞堡时所听到的阵阵读书声正是来源于他们。

张仲景在教室外旁听了半刻,便已是连连颌首,赞许曰:“皆为真心好学之人也。”

怕打扰学员们苦读,张仲景并未多做停留,而是在刘琦的陪同下继续游览书院各处,督学祢衡闻讯亦赶来相陪。

祢衡虽对人严苛,有狂生之称,但面对悬壶济世多年、名满天下的张圣人,亦是满心倾佩,甘愿为之领路,并主动介绍书院各处屋舍房宇的功用。

一行人边走边聊,一路看去,来到了位于书院深处的文渊阁前,在祢衡的大力推荐下,张仲景缓步登梯上楼,去到顶层观景台,一览大溪城盛景。

文渊阁高达四层,是大溪书院乃至大溪城最高点所在,此时已近正午,恰逢万里无云,站在观景台上放眼望去,但见湛蓝如洗的碧空之下,巍峨的坞堡分门错落、拱卫八方,辽阔的农场良田万顷、环绕四周。

往西眺望,波光粼粼的漳河水从北而来,迎头撞上大溪堰后一分为二,一半经沮河入江,一半汇入大溪泽。往东看去,视线穿过望泽台,隐约能见江陵城郭影影、屋宇绰绰。

张仲景极目远望,眼前盛景如斯,让他不禁心旷神怡,神色间颇有激昂之意,良久方才收回目光,扭头看向刘琦,淡笑谓道:“少将军今日请老道来到底所谓何事,现在当可如实道来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