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豆小说阅读网>玄幻魔法>建安五年> 第二百一十二章 纳蛮越为户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一十二章 纳蛮越为户兵(2 / 2)

山禁避免了民族间的纷扰和摩擦,为零陵乃至荆南的大体平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故而刘琦之前亦未曾想过要做变动,却不料作为最熟悉零陵政务的主簿杨朗却突然有此一说,实在让他始料未及。人都是害怕变动的,这也是舱内反对声音极多的缘由。

面对众人的质疑,杨朗不为所动,自信满满解释道:“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当年敬候定下此规矩时,山中蛮越在大军围剿下只剩万余老弱,皆藏身崇山峻岭深处,靠山中微薄的资源已能活命、维持生存。而朝廷当时无力也无意进入深山围剿,为结束荆南一带的战火,还社稷以安宁,敬候这才与蛮越首领达成山禁。可如今蛮越已在这十万大山中繁衍数百年,部落村寨多达数千,人口难以计数,其中零陵境内以山越为主,人数不下十万。再观大山中资源贫瘠,连梯田开垦都极为困难,已难以养活日益庞大的人口。这些年各县大族与蛮越商贸互市日趋频繁,也正是因为蛮越已无法只靠山中所获过活,需要与外界交流获取物资!”

有零陵都尉邓定闻言,开口质疑道:“我零陵不是已与蛮越有商贸互市吗,他们大可以用山中皮毛药材来换粮食嘛!”

杨朗冷声答道:“零陵虽顺势而行、开通互市,但因山禁缘由,未能在民间广泛开展,只限各县大族掌控,而各县大族利用自己的专营地位,极尽压榨之能,如此做法必将引来后患。下官听闻在执行山禁最严厉的武陵郡,五溪蛮近年来已多次出山,劫掠村舍、夺取粮秣,因此与当地百姓和武陵官府矛盾激化,大战数次,双方多有死伤,损失可谓惨重,如若我零陵再不开禁,时日一久,必将重蹈武陵之覆辙!”

武陵之事,刘琦也有所耳闻,因敬候金日磾乃武陵太守金旋先祖,故武陵对山禁执行最为严厉,别说让蛮越出山,连商贸互市亦不允许。近些年来武陵境内五溪蛮多次生乱,今日听杨朗一番分解,方知缘由所在。

刘琦沉吟片刻,未置可否,只是问杨朗道:“依汝之言,开山禁乃为避免与蛮越矛盾激化,保地方安宁,可方才所说公田和兵屯数目都能翻番,这又做何解?”

杨朗早已胸有成竹,细细解释道:“开山禁后,蛮越中人能自由出入周边城池,自然能增加商贸互市的规模,为我零陵民间增加收入,官府适当收税,也将是一大财源;更重要的是蛮越生活清苦,为了能出山生活,是愿意付出代价的,那些临近十万大山的丘陵地带,远离城镇,地势崎岖,供水不易,我们汉人自不愿去开拓,可对于蛮越一族来说,却都是远胜山中崖壁、能耕种粮食好地方。就譬如我零陵境内的山越,只要少将军肯纳之为屯兵,许其开梯为田,则出山来投者必如云而至!越卒最擅苦战,东吴军中多有先例,届时既能增加田亩人口,又可扩充兵源,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杨朗所言,有理有据,舱内众人无不为之叹服,刘琦与庞统略作商议,便当堂拍板,决定在零陵与桂阳两郡废除山禁之令,而作为总领荆南军务的荆南都督邓义更是主动请命,要去与十万大山蛮越首领商谈屯兵之事。

此时杨朗又再度开口,详细分说起十万大山中蛮越分布之事:

原来十万大山其实只是一个大概的地理概念,乃是荆南与益州东南、交州北部搭界处绵延千里群山的总称。它从武陵西南、零陵南部、一直延伸到桂阳东南五岭。群山中岭高涧深,瘴毒密布,外人难以入内,但蛮越却来去自如,分布广泛,这里还有一个同样为后世所熟知的名称:苗疆。

苗疆中其实并非只有苗族生存,各种少数民族不计其数,只是对于中原王朝来说,都只以蛮越来一体称呼。

其中这些被称呼为蛮越的少数民族又依据习性各分居所,在武陵的蛮族被成为五溪蛮,在零陵深山中的称为山越,而在桂阳的则被冠以五岭越之名,不可一概而论之。

喜欢建安五年请大家收藏:建安五年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