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东在联合国大会的视频会议上,面对各国代表,掷地有声:“‘人造太阳’是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欢迎国际合作,但绝不容许任何形式的共管和掠夺。中国愿意共享技术成果,但前提是平等、互利、尊重!”
他的发言赢得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持,最终,国际共管的议案被否决。但王晓东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胜利,国际势力绝不会善罢甘休。
果然,没过多久,东南亚某国突然宣布,终止与中国的新能源合作项目,并将国内所有中国新能源企业驱逐出境。理由是 “中国新能源技术存在安全隐患”。
王晓东接到消息时,正在老榕树村考察氢能农业示范基地。他放下手中的记录本,对陪同的村干部说:“看来,有些人还是不想看到我们发展起来。但没关系,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不是别人封死的。”
他立刻召集省委班子开会,制定应对方案。“我们不能因为一个国家的退出就停滞不前。” 王晓东在会上说道,“一方面,派工作组去东南亚,与其他国家加强合作;另一方面,加大国内市场的开发力度,让新能源技术惠及更多老百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在王晓东的推动下,西南省率先实现了新能源汽车普及化,氢能公交、太阳能出租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农村地区推广光伏农业、氢能养殖,农民的收入翻了好几番。老榕树村更是成了远近闻名的新能源示范村,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张铁匠的铁匠铺变成了新能源农具研发中心,他带着徒弟们研发的氢能锄头、太阳能收割机,深受农民欢迎。阿婆则开了一家氢能美食店,用氢能灶做出来的特色小吃,成了游客必尝的美食。
看着这一切,王晓东心中充满了欣慰。但他并没有停下脚步,他知道,新能源的发展永无止境。他又开始规划新的目标 —— 将 “人造太阳” 的技术应用到太空探索中,为人类的星际旅行提供能源支持。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王晓东站在 “人造太阳” 装置前,接受了全球媒体的采访。当被问及成功的秘诀时,他指了指身后的科研人员、工人、农民,笑着说:“秘诀就是他们,是千千万万为了梦想而努力的中国人。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阳光洒在他的脸上,映出坚毅的轮廓。胸前的陶瓷小太阳挂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梦想、坚持和希望的故事。王晓东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挑战还很多,但他有信心,有决心,带领着西南省,带领着中国新能源产业,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喜欢云的归途是故乡请大家收藏:云的归途是故乡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